原生质体融合提高农抗武夷菌素的效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曾洪梅

作者: 张震霖;石义萍;林德炘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原生质体融合;武夷菌素;效价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报

ISSN: 1005-7021

年卷期: 1995 年 05 期

页码: 375-3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从农抗武夷菌素产生菌不吸水链霉菌武夷变种菌株Co-N-31诱变获得两个突变株M35(Leu~-,孢子颜色灰色)和M46(ser~-.孢子颜色灰白色),并以此两突变株为直接亲本在25% PEG1000诱导下进行种内原生质体融合。M35和M46原生质体再生率分别为3.72%和0.248%,重组频率为55.20%。采用间接法选择营养标记互补的稳定的原养型重组子,并从中获得一株高产菌株F31-24;其效价比原始亲本Co-N-31提高了82%。薄层层析结果表明,菌株F31-24和Co-N-31的发效产物在Rf值为0.50和0.26处均有斑点,但含量有异。测定斑点生物活性证明其均有抑菌活性。温室试验表明,菌株F31-24发酵产物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优于菌株Co-N-31。

分类号: S476.1

  • 相关文献

[1]武夷菌素研究与应用. 徐容,曾洪梅,石义萍,刘泽银,张克诚. 1996

[2]常规诱变和原生质体再生结合提高农抗武夷菌素的效价. 石义萍,林德忻. 1995

[3]蓝舌病病毒接种鸡胚尿囊腔和卵黄囊对其细胞毒效价的影响. 魏天,曹阳,张立春,云巾宴,李欣,罗晓彤,苏斯瑶,金海国. 2018

[4]抗猪大肠杆菌卵黄抗体变化规律及在体外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 王吉潭,李德发,龚利敏,邢建军,吴连福. 2004

[5]规模猪场不同日龄仔猪O型口蹄疫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免疫试验. 吕立新,何孔旺,倪艳秀,俞正玉,茅爱华. 2011

[6]棉铃虫作供试虫的苏云金杆菌制剂毒力生物测定的研究. 钟连胜,谢天健,吴继星,黄炳高,尚秀萍,张汉珍. 1990

[7]黄曲霉毒素B_1的免疫检测 Ⅱ.抗体的产生及应用. 陈福生,罗信昌,周启,李根久. 1999

[8]黄瓜细菌性白枯病菌特异性抗体制备及其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孙艳秋,赵奎华,刘长远,曾远银. 2011

[9]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农抗120效价. 王学士,任清水,倪楚芳. 1992

[10]猪源GSDMD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刘佳,宋洁,李帅,王尚辉,李江南,王春凤,翁长江,曾艳. 2024

[11]JS25噬菌体生物特性及对食品中致病菌的生物防治. 龙门,詹歌,金双潮,周卉,杜庆飞,王冉. 2016

[12]香蕉MaROP1蛋白抗体的制备. 杨景豪,迟光红,徐碧玉,金志强. 2007

[13]用切向流超滤的方法浓缩蓝耳病灭活疫苗半成品的研究报告. 于向前,王克雄,于向西,蔡雪辉,王洪峰,秦运安,王牟平. 2010

[14]武夷菌素产业化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 . 2009

[15]武夷菌素对茶树叶枯病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新,王志坤,谭万忠,张克诚,李培,汪志伟,殷利利,谭舒心. 2008

[16]武夷菌素产生菌Fosmid文库的构建及文库探针的获得. 孙蕾,张克诚,杨振娟,武哲,张俊. 2011

[17]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的武夷菌素. 张克诚,石义萍,崔增杰,张思林. 2008

[18]武夷菌素高产菌株的选育. 张克诚,石义萍,谭万忠. 2007

[19]应用~(60)Coγ射线诱变选育武夷菌素高产菌的研究. 张克诚,赵明富,石义萍,孙蕾. 2010

[20]武夷菌素生物合成调控基因wysPⅢ的功能. 葛蓓孛,赵文珺,韦秋合,Abid Ali Khan,张克诚.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