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管方式和施氮量对机采棉生物量、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腾飞

作者: 马腾飞;李杰;王纯武;娄善伟;帕尔哈提·买买提;何红;边洋;张鹏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氮肥;棉花;产量;氮素利用率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23 年 60 卷 012 期

页码: 2885-28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布管方式和施氮量对机采棉生物量、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为机采棉高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置2 种机采棉滴灌带布管方式:①1 膜6 行3 管,行距(66 +10)cm,滴灌带在作物窄行中间(G3);②1 膜6 行5 管,行距(66 +10)cm,滴灌带铺设在作物窄行中间3 管和作物宽行中间2 管(G5).同时设置4 个氮肥用量水平,即0、240、300、360 kg/hm2(分别以N0、N240、N300、N360表示).[结果]相同施氮量处理下,G5 处理棉花干物质量显著高于G3 处理,G5-N360处理叶、茎、铃干物质量均最大,G5-N360处理较G3-N360处理叶、茎、铃、总干物质量分别增加23.1%、15.0%、11.6%、14.9%;G5 处理各器官总吸氮量显著高于G3 处理,G5-N360处理各器官总吸氮量较G3-N360 处理增加11.69%,G5-N300 处理各器官总吸氮量较G3-N300 处理增加11.85%,G5-N240处理各器官总吸氮量较G3-N240 处理增加12.84%;G5 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G3 处理,G5-N240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较G3-N240处理增加3.6%,G5-N300 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较G3-N300 处理增加2.97%,G5-N360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较G3-N360处理增加3.14%;不同布管方式处理棉花籽棉产量差异显著,G5 处理均显著高于G3 处理,G5-N240处理籽棉产量较G3-N240 处理增加10.6%,G5-N300 处理籽棉产量较G3-N300处理增加8.3%,G5-N360处理籽棉产量较G3-N360 处理增加12.4%.[结论]相同施氮量下,G5 优于G3 布管方式;G5-N360布管方式和施氮量模式最优,棉花干物质量、单株结铃数、总吸氮量和籽棉产量均最高.

分类号: S562%S14

  • 相关文献

[1]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王立艳,高伟,李明悦,金修宽. 2021

[2]施氮时期对谷子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秦娜,朱灿灿,代书桃,宋迎辉,王春义,李君霞,平西栓. 2023

[3]氮肥调控对冬小麦主要性状、氮素利用及土壤硝态氮时空变化的影响. 张英鹏,刘兆辉,仲子文,孙明,刘苹,马征,井永苹,李彦. 2013

[4]氮密互作对优质食味水稻盐粳939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钟顺成,毛艇,李鑫,赵一洲,刘研,张战,倪善君,于亚辉,王诗宇. 2024

[5]不同施氮水平对小麦氮素利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杨勇,王立艳,高伟,赵杰,李梦琪,王景余. 2021

[6]保水剂用量对冬小麦生长及水肥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李宗军,李学军,何方,侯占领,杨先明. 2013

[7]移栽密度与供氮水平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影响. 曾祥忠,张冀,吕世华. 2010

[8]SODm增效尿素对棉花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再米热·阿不都沙拉木,孙良斌,张少民,冯怀章,王海珍,白灯莎·买买提艾力. 2013

[9]湖北省棉花氮肥效应研究. 李银水,鲁剑巍,李小坤,鲁明星,徐维明,李彬,张耀学,刘光文. 2010

[10]施氮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发育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马腾飞,李杰,陈志,郭峰,韩咏香,娄善伟,郭蕾,何红,马兴旺,张鹏忠. 2020

[11]简化施肥夏直播棉对密度和氮肥的响应. 秦鸿德,荣义华,黄晓莉,胡爱兵,周家华,闫显会,李蔚,张贤红,李洪菊,杨国正. 2020

[12]非充分滴灌下施氮量对棉花生长特性、产量及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石洪亮,张巨松,严青青,田立文,崔建平,林涛,郭仁松. 2017

[13]施氮对滨海盐碱地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鲁雪林,王秀萍,张国新,刘雅辉. 2012

[14]氮肥减施下有机肥替代对滴灌棉花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杨国江,陈云,林祥群,何江勇,刘盛林,曲永清. 2023

[15]冀南地区棉田适宜氮肥用量研究. 王树林,祁虹,林永增,王志忠,李智峰. 2011

[16]生物质炭配施氮肥对茶树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王峰,吴志丹,陈玉真,江福英,朱留刚,张文锦,翁伯琦,尤志明. 2018

[17]猪粪与氮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郑网宇,吴园园,张辉,宁运旺,马洪波,汪吉东,张永春,艾玉春. 2019

[18]我国农牧交错区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 常旭虹,赵广才,杨玉双,丰明,马少康,王德梅,毕玉强,杨素荣. 2013

[19]不同施氮量下籼稻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及氮素的吸收利用. 邓国富,莫海玲,于松保,阎勇,陈荣林. 2012

[20]不同氮肥条件对水稻田面水不同形态氮素动态变化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张鑫,安景文,邹晓锦,隋世江.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