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质浮岛智能增氧系统的搭建与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董其昌
作者: 董其昌;王宏轩;于珍珍;马国庆;张皓尘;汪汇源;汪春;李海亮;孙海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产增氧机械;有机质浮岛;溶解氧;种养结合模式
期刊名称: 农机化研究
ISSN: 1003-188X
年卷期: 2023 年 45 卷 08 期
页码: 166-1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针对有机质浮岛水面复合种养模式增氧效果的比较,设计并制造了一种有机质浮岛智能增氧系统。为探究在日常增氧需求时不同增氧方式对该模式池塘溶氧调控的影响,应用3种不同增氧方式进行增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种增氧方式均对池塘水体溶氧量有积极作用,由于浮岛固有的消浪作用导致耕水机和叶轮式增氧机扰动水体能力降低,从增氧效果来看,有机质浮岛增氧系统>叶轮式>耕水机。通过对不同增氧方式的综合对比,旨在为浮岛生产中增氧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分类号: S969.32
- 相关文献
[1]溶解氧与养殖密度对褐牙鲆幼鱼血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影响的研究. 董晓煜,张秀梅,张沛东. 2008
[2]陶缸贮藏红曲黄酒的溶氧水平及其陈酿效果. 李维新,黄飞,何志刚,林晓婕,梁璋成,林晓姿. 2016
[3]高溶氧量对西伯利亚鲟抗氧化酶活力及肝脏损伤相关指标的影响. 况新宇,王晓雯,朱华. 2016
[4]桑沟湾养殖海带(Sacharina japonica)碎屑降解速率及影响因素. 张义涛,张继红,杨凤,任黎华,陈洁,隋海东,姜娓娓,高振锟. 2016
[5]不同浓度的过碳酰胺对刺参生长及养殖底质环境的影响. 邵长清,高勤峰,董双林,温彬. 2017
[6]射流式增氧机性能研究. 门涛,张祝利,顾海涛,何雅萍,王君. 2011
[7]温度和溶解氧对仿刺参存活、代谢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周晓梦,张秀梅,李文涛. 2018
[8]海水溶解氧标准指数计算新方法. 王保栋,孙霞,谢琳萍,辛明. 2018
[9]雨滴对水-气界面溶解氧与pH扩散影响的平面光极观测方法. 姜子可,于新生,靳卫卫. 2018
[10]增氧灌溉对棉花营养特征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饶晓娟,付彦博,黄建,冯耀祖,王治国. 2018
[11]2种培养方式对小新月菱形藻生长及菌群结构的影响研究. 唐亚鹏,王瑞旋,黄建华,杨丽诗,江世贵,林黑着,王国福. 2019
[12]微孔增氧对养殖池塘水质及溶氧的影响. 张美彦,杨星,关梅,赵飞,蒋晓红,李建光. 2017
[13]基于DeepAR-RELM的池塘溶解氧时空预测方法研究. 樊宇星,任妮,田港陆,段青玲. 2020
[14]黄河壶口—三门峡段渔业水域中溶解氧现状及影响因素. 王绿洲,杨元昊,任惠丽,李维平,杨娟宁. 2009
[15]溶解氧对稻田土壤氮素转化及水稻氮代谢影响研究进展. 胡继杰,朱练峰,钟楚,张均华,曹小闯,禹盛苗,Allen Bohr James,金千瑜. 2017
[16]溶解氧浓度对水稻分蘖期根系生长及氮素利用特性的影响. 胡继杰,钟楚,胡志华,张均华,曹小闯,刘守坎,金千瑜,朱练峰. 2021
[17]上覆水类型及流速对养殖池塘底泥耗氧速率的影响. 林俊,程香菊,胡金鹏,余德光,谢骏. 2016
[18]盐度和溶解氧对刺参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郑慧,李彬,荣小军,廖梅杰,陈贵平,张正,王岚,王印庚,邹安革. 2014
[19]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质监测系统中不同溶解氧传感器应用效果初探. 房景辉,邹健,刘毅,汪水吉,徐松华. 2016
[20]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好氧后处理过程亚硝化/硝化调控因素研究. 邓良伟,操卫平,陈铬铭,李淑兰,陈子爱.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差速梳齿式菠萝采收机的设计及试验研究
作者:王宏轩;陈志轩;张秀梅;孙海天;邹华芬;于珍珍;汪春;李海亮
关键词:菠萝采收机;梳齿式;差速采摘
-
加气灌溉技术对土壤及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
作者:汪汇源;汪春;王芳;王宏轩;马国庆;于珍珍
关键词:加气灌溉;低氧胁迫;CiteSpace;作物生长
-
生态位理论视域下中国热带农业科技期刊办刊现状及生态化发展策略
作者:汪汇源;赵云龙
关键词:生态位;热带农业;科技期刊;办刊现状;生态发展对策
-
新《档案法》背景下海南自贸区(港)热带农业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纾困与升维
作者:赵云龙;汪汇源;陈希用
关键词:新《档案法》;热带农业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
-
海南省数字农业模式调整及优化研究
作者:赵云龙;汪汇源;陈希用
关键词:数字农业;农业模式;农业发展;海南省
-
基于Gaofen-2影像和面向对象的椰子林分类研究
作者:罗红霞;戴声佩;李茂芬;李海亮;胡盈盈;郑倩;禹萱
关键词:椰子林;面向对象分类;分割尺度;Gaofen-2影像
-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鲜食玉米产量预测
作者:王宏轩;于珍珍;李海亮;汪春;严晓丽;邹华芬
关键词:鲜食玉米;产量预测;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全局寻优;粒子群优化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