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调控措施对草莓连作大棚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荣飞

作者: 李荣飞;杨仕品;王爱华;马红叶;王天鸿;韦茜;钟霈霖;乔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草莓;连作障碍;真菌群落;细菌群落;高通量测序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3 年 51 卷 003 期

页码: 197-2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试验以未处理(CK1)、新土花盆种植(CK2)为对照,设置玉米轮作(T1)、棉隆处理(T2)、施秸秆炭(T3)、施稻壳炭(T4)、施竹炭(T5)、施木质炭(T6)、菌渣混土(T7)、休耕(T8)、淋雨(T9)9个处理,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处理土壤真菌、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研究不同处理后草莓连作大棚中土壤真菌、细菌群落的变化,为草莓连作障碍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从土壤真菌、细菌群落序列中分别鉴定出11个门209个属、38个门710个属.(2)T1、T2、T4、T8、T9处理真菌群落丰富度高于CK1,其中T4处理群落多样性、均一性、谱系多样性均高于CK1,但低于CK2.细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均一性和谱系多样性均为CK2最低,其次是T7、T3处理.(3)各处理土壤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担子菌门、unclassified_k_Fungi、被孢霉门,CK2子囊菌门最低,其他3个菌门最高.土壤细菌群落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细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各处理优势菌门占比不一致,其中T3处理占比规律与CK2较为相似.(4)聚类分析发现,真菌群落CK2与CK1及其他处理间相似度低,差异大,而CK1与T6、T3处理相似度高,与T8、T9、T2、T4处理相似度低.细菌群落CK2与CK1及其他处理间相似度也低,差异大,CK1与T1处理相似度高,与T9、T3、T7处理相似度低.综上所述,不同处理对草莓连作大棚土壤真菌、细菌群落稍有所改善,其中真菌以施稻壳炭效果较为明显,细菌以施秸秆炭和菌渣混土效果较为明显,生产上可混合施用稻壳炭、秸秆炭修复草莓连作大棚土壤.

分类号: S668.404%S182

  • 相关文献

[1]荒漠草原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郭蓉,吴旭东,王占军,蒋齐,俞鸿千,贺婧,刘文娟,马琨. 2023

[2]抗虫转基因水稻及其杂交水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组成的影响. 宋亚娜,陈在杰,林艳,胡太蛟,吴明基,王锋. 2024

[3]潮土细菌及真菌群落对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和秸秆的响应. 吴宪,王蕊,胡菏,修伟明,李刚,赵建宁,杨殿林,王丽丽,王欣奕. 2020

[4]东北黑土区不同纬度农田土壤真菌分子生态网络比较. 胡晓婧,刘俊杰,魏丹,朱平,崔喜安,周宝库,陈雪丽,金剑,刘晓冰,王光华. 2018

[5]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龙胆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高嵩,孙文松,于春雷,李玲,张天静. 2021

[6]黄萎病不同发生程度棉田土壤中的真菌群落特征分析. 刘海洋,王伟,张仁福,热西达·阿不都热合曼,姚举. 2019

[7]进口高油大豆储藏过程中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动态监测. 李欣蔚,李佳,林琳,陈怡岑,李建,曹毅,赵旭. 2023

[8]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东北黑土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丁建莉,姜昕,马鸣超,关大伟,赵百锁,魏丹,曹凤明,李力,李俊. 2017

[9]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淮山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分析. 劳承英,申章佑,周灵芝,韦本辉,李艳英,胡泊,黄渝岚,周佳. 2021

[10]生防菌BZJN1及化学药剂苯甲·丙环唑对白术根际土壤养分和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唐涛,王帆帆,郭杰,郭晓亮,段媛媛,游景茂. 2022

[11]稻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对化肥减量配施紫云英还田的响应. 刘春增,张琳,丁丽,张香凝,郑春风,张成兰,吕玉虎,曹卫东,张济世,张玉亭. 2023

[12]香蕉假茎生物炭对根际土壤细菌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明元,侯式贞,董涛,张敏瑜,刘建福,徐志周. 2019

[13]土壤厌氧消毒对青枯病的控制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伍朝荣,林威鹏,黄飞,蔡一霞,田纪辉,吕顺,Joji Muramoto,Carol Shennan,蔡昆争. 2018

[14]不同大豆连作年限对黑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刘株秀,刘俊杰,徐艳霞,张武,米刚,姚钦,王光华. 2019

[15]石灰碳铵熏蒸联合生物有机肥对香蕉枯萎病和细菌群落的影响. 刘珊珊,夏萌,胡夏茹,王云舟,李春雨,陶成圆,沈宗专,张楠,李荣,沈其荣. 2020

[16]甘肃民勤荒漠区两种主要固沙植物影响下的土壤细菌群落分布特征研究. 吕燕红,赵瑛,张艳萍. 2020

[17]氮肥用量优化对甜玉米氮肥吸收利用率及氮循环微生物功能基因的影响. 徐如玉,左明雪,袁银龙,孙杰,顾文杰,卢钰升,解开治,徐培智. 2020

[18]种植方式对银北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特性及油葵产量的影响. 李磊,王晶,樊丽琴,吴霞,张永宏. 2020

[19]冻干/新鲜青稞老面发酵青稞面团的细菌群落结构比较分析. 张文会,王波,薛蓓,刘振东,姚莉萍,李梁. 2020

[20]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水貂远端肠道细菌群落组成(英文). 范忠原,刘晗璐,王峰,李志鹏,李光玉.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