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偃麦草单条染色体分离及体外扩增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连城

作者: 李连城;何聪芬;徐琼芳;马有志;辛志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染色体;微分离;LA-PCR;中间偃麦草

期刊名称: 遗传

ISSN: 0253-9772

年卷期: 2000 年 22 卷 04 期

页码: 197-2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利用微细玻璃针法从减数分裂中期I的花粉母细胞中分离回收了携带小麦抗黄矮病基因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2Ai-2。将目标染色体放入装有蛋白酶K消化液的0 5ml小离心管中 ,用Sau3AI酶切 ,在DNA片段的末端连接接头后 ,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DNA片段的大小在150~3000bp之间 ,而大部分集中在200~1500bp之间

分类号: Q813.4

  • 相关文献

[1]中间偃麦草2Ai-2染色体DNA文库构建及特异性序列的克隆. 何聪芬,马有志,辛志勇,徐琼芳,李连城. 2004

[2]染色体微分离和微克隆技术. 宋丽,赵茂林,沈银柱,黄占景. 2003

[3]小麦-中间偃麦草6J~S/6B代换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罗小军,乔麟轶,李欣,李光蓉,郭慧娟,阎晓涛,张树伟,常利芳,闫金龙,畅志坚,张晓军. 2020

[4]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核型及C-带带型的分析比较. 黄莺,毛培胜,孟林,张国芳,毛培春. 2010

[5]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核型分析. 张晓燕,毛培春,孟林,张德罡. 2011

[6]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TAI-27中附加染色体的显微切割及特异性探针的筛选. 田靫,卢一凡,邓继先,李滨,张学勇,刘广田. 1999

[7]亚洲棉5号染色体RGAs克隆与分析. 彭仁海,程华,;刘方,王春英,黎绍惠,张香娣,王玉红,王坤波. 2012

[8]植物单染色体微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王英,李国丽,汪激扬,庄南生,李维国. 2012

[9]寒地多年生小麦的选育与细胞遗传学分析. 赵海滨,张延明,史春龙,闫小丹,田超,厉永鹏,李集临. 2012

[10]禾本科小麦族三个物种的核型及进化关系分析. 林小虎,李兴锋,王黎明,赵逢涛,王洪刚. 2005

[11]十个八倍体小偃麦的细胞学鉴定和染色体构成分析. 亓晓蕾,鲍印广,李兴锋,钱兆国,王瑞霞,吴科,王洪刚. 2017

[12]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组及其优良基因向普通小麦的转移. 王黎明,林小虎,赵逢涛,王洪刚. 2005

[13]抗白粉病八倍体小偃麦和双体异附加系的鉴定. 林小虎,王黎明,李兴锋,陆文辉,赵逢涛,李文才,高居荣,王洪刚. 2005

[14]矮秆早熟小偃麦种质山农0057-2的选育与鉴定. 鲍印广,崔法,李兴锋,封德顺,王霖,高居荣,王洪刚. 2009

[15]小麦-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和鉴定. 赵逢涛,王黎明,李文才,林小虎,李兴锋,高居荣,王洪刚. 2005

[16]小偃麦异代换系山农0095辐照花粉后代的细胞学及SSR标记分析. 鲍印广,李兴锋,宗浩,赵春华,崔法,王玉海,王洪刚. 2009

[17]小麦微卫星标记在中间偃麦草中通用性研究. 王黎明,李兴锋,刘树兵,王洪刚. 2007

[18]抗条锈病小麦-中间偃麦草-华山新麦草杂种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王艳丽,王伟,陈天青,隋建枢,何庆才. 2016

[19]寒地多年生麦草新种质的形态学分析与细胞学检测. 陈平,何莉,尚晨,李佶恺,张海玲,李集临,张延明. 2017

[20]小麦种质资源SNTE0537与原始亲本叶表皮微观形貌特征的比较. 林小虎,陈于和,张志雯,秦素平,周印富,东方阳,王洪刚.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