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粒形遗传与长粒型优质粳稻育种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海祥

作者: 黄海祥;钱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粳稻;粒长;基因;育种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17 年 31 卷 06 期

页码: 665-6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粒形遗传机制和粒形育种一直是水稻品质和产量研究的重要领域。在粳稻品种选育中,对长粒形遗传种质的选择,已经成为近年来一种新的育种趋势。我们在总结粒长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和已知粒长相关基因功能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南方稻区长粒粳稻的育种历程及其选育策略。同时,对以品种嘉禾218为代表的南方长粒晚粳稻系列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特性进行了比较,在阐明长粒粳稻优质、高产的品种特点的同时,提出长粒晚粳育种中选择粒形、兼顾株型、保产提质的选育思路。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长粒香型粳稻. 华宇峰,宋昕蔚,施勇烽,吴明国,仇天松,林建荣. 2022

[2]寒地粳稻粒长在DH群体中遗传变异研究. 刘传雪,邹德堂,冯雅舒,黄晓群,赵凤民. 2008

[3]应用基因芯片分析短日低温条件下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育性相关基因. 杜士云,阳菁,王守海,王德正,吴爽,罗彦长,李阳生. 2010

[4]云南粳稻品种毫变—1和扎缅尼—1抗稻瘟病基因分析. 雷财林,王久林,凌忠专. 1995

[5]核质互作不育和光敏核不育聚合的粳稻不育系选育. 王守海,杜士云,王德正,李成荃. 2005

[6]贵州高原粳稻与矮秆籼稻杂交F_2株叶型及抽穗期变异初探. 沈福成,陈文强,潘建慧. 1988

[7]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李培夫. 2006

[8]基因自组织与作物遗传育种. 崔世友. 1995

[9]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和温敏核不育基因的遗传与育种应用. 王际凤,谷长先,黄培英,朱速松,王成招,张大双,涂丹,陆作楣. 2010

[10]水稻品种耐盐性的遗传及育种研究进展. 刘金波,徐大勇,秦德荣,潘启民,方兆伟,陈庭木,卢百关,樊继伟,李健,刘艳,迟铭,樊宁声. 2010

[11]大白菜干烧心病的研究进展. 张鹤,赵熙,刘莉. 2009

[12]家蚕抗核型多角体病毒病育种研究进展. 叶明强,杨琼,吴福泉,李庆荣,肖阳,邝哲师,赵祥杰,罗国庆. 2013

[13]"绿色革命"以来水稻抗倒伏研究进展. 王晓飞,陆展华,刘维,卢东柏,王石光,巫浩翔,方志强,何秀英. 2022

[14]水稻株型结构相关基因遗传研究进展. 郭震华. 2013

[15]绵羊育种现状及分子技术在绵羊品种选育上的应用分析. 陈国旺,刘珈羽,南景东,张建胜,刘文,沈思思,张备,张国华,郝彩虹,海龙,黄新育,郭立宏,佟桂芝. 2022

[16]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黄大辉,岑贞陆,张月雄,马增风,刘驰,陈英之,卢双楠,刘开勇,李容柏. 2010

[17]水稻稻米香味基因的遗传研究及其在育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郭震华,张淑华,刘传雪,王瑞英,张兰民,关世武,黄晓群. 2013

[18]茶树茶氨酸的代谢及其育种研究进展. 方开星,姜晓辉,吴华玲. 2016

[19]转基因棉花育种进展及其产业化前景分析. 陈旭升,狄佳春,刘剑光,许乃银,肖松华. 2002

[20]藜麦遗传改良现状与发展方向. 魏志敏,吕玮,赵宇,崔纪菡,王京新,赵文庆,裴美燕,刘建军,李顺国.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