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生稻田土壤培肥途径的研究与实践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成芳
作者: 李成芳;胡红青;曹凑贵;黄见良;周勇;朱建强;秦鱼生;杭晓宁;尧水红;张卫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再生稻;培肥;途径与机制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7 年 14 期
页码: 2666-2669+2721
摘要: 综述了再生稻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剖析了再生稻田土壤培肥途径与机制,提出了秸秆还田、茬口期利用、深耕改土和合理施用有机肥等多途径培肥措施,旨在为中国再生稻生产和高产稻田培肥研究与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新建设施菜田土壤培肥措施研究进展. 文方芳,金强,王胜涛,梁金凤,吴建平,于兆国. 2012
[2]沿海滩地养鱼改土培肥效果研究. 常志州,严少华,张振华,罗以筛. 1991
[3]不同培肥方式对江苏沿江稻田土土壤转性及大棚蔬菜生长的影响. 刘建,张勤,徐少安,周根友,魏亚凤. 2006
[4]有机无机物质组合对中低产稻田培肥效应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何佳芳,肖厚军,黄宪成,周琴,胡德平,伍健,秦芳. 2010
[5]配施有机肥对潜育化水稻土的培肥效果. 周利军,叶会财,李大明,余喜初,柳开楼,徐小林,胡惠文,王赛莲. 2016
[6]风沙土农田培肥地力措施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杨彦炜,杨文,周涛. 2005
[7]黑土肥力指标和有机无机培肥效果的研究. 孙宏德,李军. 1992
[8]碳基土壤调理剂对昭通冷凉山区植烟黄壤培肥改良研究. 王炽,李枝武,倪明,闫辉,陈兴位,宋鹏飞,付斌,赵新梅. 2021
[9]河北平原夏玉米农田土壤磷、钾养分丰缺指标和培肥目标. 贾良良,刘克桐,黄少辉,杨云马,杨军芳,张培,郝立岩,邢素丽. 2021
[10]种植制度在农田土壤培肥中的作用. 王西和,刘骅,马兴旺,孟凤轩,许咏梅,肖克来提,依里哈姆,迪里夏提. 2008
[11]培肥对烟田土壤养分含量及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赵晓会,刘海轮,孙颖,和文祥,邓小成. 2011
[12]油菜作绿肥还田的培肥效应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王丹英,彭建,徐春梅,赵锋,章秀福. 2012
[13]绿肥油菜翻压还田对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英文). 邓力超,李莓,范连益,曲亮,惠荣奎. 2018
[14]克拉玛依新垦土壤养分现状评价及培肥措施. 谭新霞,秦巧. 2010
[15]伊犁地区土壤培肥技术. 刘骅,王西和,马兴旺,许咏梅,孟凤轩,肖克来提,依里哈姆,迪里夏提. 2008
[16]秸秆还田和腐熟有机肥对水稻土培肥效果对比分析. 吕贻忠,张凤荣,肖小平,刘沫. 2008
[17]单季稻红萍绿肥还田的节肥增产效应. 邓素芳,詹杰,杨燕秋,郑慧芬,应朝阳. 2022
[18]旱地玉米施用有机肥的定位研究. 刘玉涛. 2003
[19]黄河农场芦笋地土壤肥力特征及培肥建议. 郜春花,卢朝东,王岗,于志勇,李建华. 2008
[20]棉花无土育苗基质的研制、培肥及应用. 毛树春,王国平,范正义.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水稻品种对重庆地区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作者:范茂;杨学亭;张健;刘倩;赵正武;廖敦秀;杭晓宁
关键词:水稻品种;甲烷;氧化亚氮;温室气体排放;水稻产量;重庆地区
-
西北和西南某废弃锑冶炼厂污染场地剖面土壤锑砷迁移性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黑儿平;何明江;喻华;陈琨;秦鱼生;胡文;曾祥忠;周子军;樊红柱;上官宇先;汪录英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估;迁移能力
-
黄淮海地区不同种植模式作物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其差异
作者:陈坚;吴柳格;张鑫;邓艾兴;宋振伟;张卫建;郑成岩
关键词:产量;温室气体;种植模式;经济效益;碳足迹
-
东北风沙土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储水与结构特性的影响
作者:吴勇;任胜男;文雪;高睿璐;毕利东;温艳茹;尧水红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储水;土壤结构;团聚体稳定性;风沙土区
-
不同轮作模式对豇豆根腐病、产量品质及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作者:许婧霞;李金泉;周勇;周义权;陈伟;李奎;易菊平;焦忠久;矫正彪;唐霞珍;胡洪涛;杨亚珍
关键词:豇豆根腐病;小麦轮作;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微生物多样性
-
不同镉浓度下水稻和小麦生长、籽粒镉吸收特征及土壤镉临界值研究
作者:黑儿平;郭晶晶;马山;胡超群;何明江;樊红柱;杨泽鹏;秦鱼生;上官宇先
关键词:镉(Cd);土壤;水稻;小麦;临界值
-
生物降解地膜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傅玺豪;朱建强;范先鹏;闫仁凯;张志毅;王玲;倪承凡
关键词:生物降解地膜;降解材质;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