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型水稻光敏核不育系1892S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联松

作者: 杨联松;白一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光敏核不育系;1892S;选育;应用研究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2 年 40 卷 26 期

页码: 12808-128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为籼型光敏核不育系1892S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介绍1892S的选育经过、育性表现、特征特性、配组及高产栽培技术。[结果]1892S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培矮64S的变异单株选育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2004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1892S不育期间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和套袋自交不实率均为99.97%;不育起点温度较低(23.5℃),在合肥不育期30 d以上;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达60%以上;对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性分别为中抗和抗;米质优,达国标GBPT 17891-1999优质稻谷3级标准;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其中皖稻153于2005年1月通过了安徽省品种审定,2008年2月通过广西省引种认定,2008年4月通过国家审定,2009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徽两优3号2007年3月通过安徽省审定;徽两优6号2008年4月通过安徽省审定,2012年报国家审定;两优996,2012年报国家审定。[结论]不育系1892S适宜选配中籼组合,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两系不育系1892S选育系列抗逆组合推广应用. 杨联松,白一松,钱征. 2016

[2]籼型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1892S的选育. 杨联松,白一松. 2006

[3]云南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粳稻的选育及产业化开发. 卢义宣. 2010

[4]光敏核不育系1023S的特征特性其应用. 杨娟,张贵荣,李余生,黄胜东. 2011

[5]水稻光敏核不育系N422s的广亲和性及分类地位初探. 李任华,王象坤,杨振玉,罗志华. 1996

[6]三个籼型光敏核不育系在长沙的育性观察. 武小金. 1990

[7]粳稻光敏核不育系93—926s的育性转换研究. 牛芝霞,邹美智,李艳萍,牛景,张维强. 1999

[8]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光温反应与亲缘背景分析. 邵继荣,罗光才,张经纬,谢戎. 1993

[9]温敏两用核不育系360S的特征特性研究. 王际凤,黄宗洪,罗德强,陈文强,向关能. 2003

[10]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稻白叶枯病光敏核不育系3418S. 罗彦长,王守海,李成荃,王德正,吴爽,杜士云. 2003

[11]两系杂交粳稻新品种粳两优5519的选育与应用. 胡刚,刘凯,杨国才,陈志军,李天佑,李三和,周雷,尚维琼,游艾青. 2012

[12]旱育秧在光温敏核不育系1103S就地春繁中的应用效果. 余金洪,何光华,吴丽君. 2000

[13]安徽省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安全技术与应用研究(Ⅰ)——粳型光敏核不育系的育性研究. 李成荃,王守海,罗彦长,王德正,吴爽,杜士云. 2002

[14]鲁虹牌全营养生态肥在茶园中的应用研究. 姚雍静,郑文佳,申东. 2008

[15]百喜草在贵州草地生态畜牧业上的应用研究概况. 刘华荣,龙忠富,杨义成,孟军江. 2013

[16]试用集成创新理论探讨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 许越先. 2004

[17]室温培养枯萎病菌在抗性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韦茂兔,陈常理,郁永明,吴伟,俞琦英,王仁杯,金关荣,朱开元,范有庭. 2007

[18]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核不育两型系237 AB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赵继献,任廷波,程国平,王华,汤晓华. 2011

[19]彩色地膜在草莓大棚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钟霈霖,杨仕品,乔荣,王天文. 2012

[20]规模化猪场粪污生态化综合处理工艺的应用研究. 白红杰.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