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5N示踪技术分析叶面施氮对花生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春晓
作者: 王春晓;郑永美;矫岩林;陈静;李文金;赵玉成;华伟;解晓梅;孙学武;于天一;沈浦;吴正锋;王才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叶面施肥;氮素;积累与分配;氮肥利用率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881-8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叶面追肥是现代农业作物丰产栽培常用田管技术。为探明叶面施氮次数与浓度对花生氮素吸收积累、运转分配及利用率影响,揭示叶面追氮对植株不同器官建成和功能维持的营养机制,试验设5个处理:T0为对照;T1尿素浓度1%,收获前35d追施1次;T2尿素浓度3%,追施时间同T1;T3尿素浓度1%,收获前50 d、35 d和20 d追施3次;T4尿素浓度3%,追施时间同T3。氮肥用15N标记尿素和普通尿素。结果表明:(1)叶面施氮植株氮含量提高0~0.22个百分点,且有T4>T3>T2>T1,其中营养体(根、茎、叶)增幅较大,比对照提高0.17~0.45个百分点,生殖体含量(果针、果壳、籽仁)增幅较少;施氮处理植株氮积累量提高平均19.8%,其中营养体平均增42.1%,生殖体平均增长12.7%。(2)叶面追施的氮在不同器官的分配比例存在较大差异,籽仁>叶>茎>果壳>果针>根,其中籽仁、叶各约占60%和30%,其余器官比例较少;追施时间对氮素分配有一定影响,收获前35 d追施更有利向生殖体分配,比收获前50 d和20 d两处理平均高7.9个百分点。(3)植株氮素效率随叶面施氮数量的增加而降低;施氮次数少或氮肥浓度低肥料利用率高,1次追施氮肥利用率平均70.6%,比3次追施平均高37.7个百分点;不同追施时间比较,收获前35 d追施氮肥利用率最高,较收获前50 d和20 d两处理的平均值分别高1.8和3.9个百分点。综上,叶面施氮可显著提高植株氮代谢水平,促进氮素吸收、积累,营养体尤为明显,是花生生育后期“护根保叶”生理机制和根系氮源难以取代的技术措施;叶面追施的氮主要分配在荚果和叶片中,是花生提高产量和叶片光合作用的生理机制;叶面追氮肥料利用率明显高于根系施肥,是花生经济施肥的有效途径;植株氮效率随叶面施氮数量的增加而降低,追施次数少或氮肥浓度低肥料利用率高。本研究可为花生叶面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贵州黄壤区辣椒干物质、氮素积累与分配及氮素利用对新型肥料的响应. 张萌,肖厚军,赵欢,安江勇,秦松,芶久兰,胡岗. 2016
[2]棉花专用包裹配方肥对棉株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李国锋,何循宏,徐立华,杨德银. 2003
[3]不同蛋白质含量大豆品种氮素积累、分配和运转规律研究. 胡润芳,张广庆,滕振勇,林国强. 2012
[4]不同氮效率花生品种氮素累积与利用特征. 王春晓,凌飞,鹿泽启,姜蔚,臧宏伟,张伟,姚杰,兰丰,柳璇,王志新,郑永美. 2019
[5]玉米∥花生体系氮素营养研究进展. 张毅,张佳蕾,郭峰,李新国,万书波. 2019
[6]干旱胁迫与氮肥施用量对花生产量、氮素积累及结瘤的影响. 丁红,孙运霞,戴良香,徐扬,张冠初,郭庆,秦斐斐,张智猛. 2023
[7]氮素缓解花生干旱胁迫的生理和转录调控机制. 丁红,张智猛,徐扬,张冠初,郭庆,秦斐斐,戴良香. 2023
[8]施用石灰与生物炭对酸性土壤花生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索炎炎,张翔,司贤宗,李亮,程培军,余辉,刘娟. 2023
[9]广东省花生测土配方施肥氮素指标体系研究. 张桥,张育灿,林日强,于俊红,徐培智,彭智平,黄继川. 2014
[10]花生氮素吸收、根系形态及叶片生长对叶面喷施尿素的响应特征. 罗盛,杨友才,沈浦,李林,王才斌,孙学武,于天一. 2015
[11]不同供氮水平花生的氮素利用效率. 万书波,封海胜,左学青,张建成. 2000
[12]新型缓释掺混肥对花生产量和肥料利用的影响. 王建国,尹金,郭峰,张佳蕾,唐朝辉,李新国,万书波. 2020
[13]不同花生品种氮素利用特征相关指标研究. 王春晓,郑祖林,凌飞,王鹏,矫岩林,冯昊,郑永美,王才斌. 2019
[14]施氮量对花生产质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司贤宗,张翔,毛家伟,李亮,李国平,余辉. 2016
[15]应用~(15)N研究小麦花生两熟制氮肥分配方式对小麦、花生产量及N肥利用率的影响. 王才斌,成波,孙秀山,郑亚萍,陈殿绪. 2002
[16]生育后期干旱胁迫与施氮量对花生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智猛,戴良香,慈敦伟,张冠初,田家明,秦斐斐,徐扬,丁红. 2019
[17]包膜控释尿素用量试验对花生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敏,叶舒娅,刘枫,李炳坤. 2010
[18]氮肥用量对花生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戴良香,张智猛,张冠初,张杨,慈敦伟,秦斐斐,丁红. 2020
[19]花生不同氮源供氮特性及氮肥利用率研究. 吴正锋,陈殿绪,郑永美,王才斌,孙学武,李向东,王兴祥,石程仁,冯昊. 2016
[20]不同施氮量对花生干物质积累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江晨,张智猛,孟爱芝,姜常松,丁红.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西南山区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模式比较与政策启示——以4个典型村落为例
作者:张会吉;陈静
关键词:西南山区;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模式;政策启示;典型村落
-
单粒精播对花生干物质累积及根冠结构的影响
作者:刘俊华;杨吉顺;吴正锋;郑永美;杨丽玉;张佳蕾;王建国;赵玉成;解晓梅;王黎;万书波
关键词:花生;单粒精播;干物质积累;冠层;根系
-
生物炭固定化菌剂对毒死蜱污染土壤的修复及小白菜品质的改善
作者:董成;冯发运;马丽雅;生弘杰;余向阳;陈静;葛静
关键词:毒死蜱;鞘氨醇单胞菌;生物炭;生物修复;小白菜
-
多维度解析干燥方式对荔浦芋品质特性的影响
作者:陈静;方晓纯;林波;吴妃妃;郑凤锦;陈赶林
关键词:荔浦芋;干燥方式;品质特性;流变特性;微观结构
-
江苏省夏玉米新品种苏科玉218选育研究
作者:郑飞;孔令杰;孟庆长;崔亚坤;刘瑞响;张美景;袁建华;陈静;陈子恒;赵文明;陈艳萍
关键词:玉米;育种;苏科玉218
-
稻-再生稻-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经济效益分析
作者:陈静;何吉祥;黄龙;吴本丽;陈夏君;吴仓仓;汪翔;武松
关键词:再生稻;小龙虾;稻田养虾;农业经济效益
-
推进渔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作者:于天一;吕开宇;张崇尚
关键词:渔业保险;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