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鳙群体的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沙航

作者: 沙航;罗相忠;邹桂伟;梁宏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鳙(Aristichthys nobilis);长江;微卫星标记;遗传多样性

期刊名称: 淡水渔业

ISSN: 1000-6907

年卷期: 2020 年 50 卷 004 期

页码: 12-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长江中游鳙(Aristichthys nobilis)群体的遗传特征,利用12对微卫星引物对长江中游石首、 监利和长沙3个鳙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2个微卫星位点中有8个为高度多态位点,4对为中度多态位点,群体的观察杂合度(Ho)为0.398~0.778,期望杂合度(He)为0.425~0.919,多态含量信息(PIC)为0.371~0.907,3个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95.60%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4.40%来自群体间,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Fst=0.044),石首和监利群体的遗传分化最小(Fst=0.00253),遗传距离最近(d=0.0319),监利和长沙群体的遗传分化指数和遗传距离均最大(Fst=0.02369,d=0.0766).结果表明长江中游三个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长江中游干流群体与长沙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较小.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长江不同江段青虾的遗传多样性. 傅洪拓,乔慧,李法君,吴滟,龚永生,蒋速飞,熊贻伟,王宁. 2010

[2]长江流域4个野生大眼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程起群,吕浩,逄娇慧,赵金良. 2019

[3]长江流域4个野生大眼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程起群,吕浩,逄娇慧,赵金良. 2019

[4]长江上游小眼薄鳅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 申绍祎,田辉伍,刘绍平,陈大庆,吕浩,汪登强. 2017

[5]长江中游水系鲢和草鱼群体mtDNA遗传变异的研究. 张四明,汪登强,邓怀,余来宁. 2002

[6]长江水系鲢和草鱼遗传结构及变异性的RAPD研究. 张四明,邓怀,汪登强,余来宁. 2001

[7]长江铜鱼种群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陈建武,汪登强,张燕,段辛斌,刘绍平. 2010

[8]长江水系钱草鱼遗传结构及变异性的RAPD研究. 张四明,邓怀. 2001

[9]长江下游鳊鱼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李建林,俞菊华,唐永凯. 2008

[10]鳙目标强度和行为特征的水声学研究. 任玉芹,王珂,段辛斌,阴双雨,李世健,刘绍平,陈大庆. 2011

[11]长江宜昌江段和东洞庭湖鲢、鳙饵料生物组成及季节性变化. 潘文杰,郑永华,高雷,刘绍平,段辛斌,陈大庆. 2017

[12]高密度黄颡鱼—鳙养殖池塘浮游生物种群与理化因子的变化研究. 李学梅,朱永久,李昊成,姚建伟,李飞,杨德国. 2015

[13]牙鲆3个养殖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邵长伟,廖小林,田永胜,陈松林. 2009

[14]利用微卫星标记对两个世代百宜黑鸡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王文涛,阳光远,周时均. 2013

[15]仿刺参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潘传燕,臧云鹏,廖梅杰,王印庚,荣小军,张正,李彬,陈贵平. 2012

[16]微卫星标记在鲟鱼分子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刘伟,孔杰,王霞. 2017

[17]中粳水稻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Ⅱ.黄淮稻区近期育成品种的SSR多样性比较. 徐大勇,钟环,周峰,卢百关,樊继伟,方兆伟,秦德荣,万建民. 2010

[18]利用SSR标记和表型性状聚类分析食味优良粳稻多样性. 李金州,朱镇,张亚东,赵凌,王才林. 2009

[19]灵昆鸡群体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研究. 袁青妍,虞德兵,吴春琴,李国勤,王德前,卢立志. 2010

[20]中粳水稻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Ⅲ.不同时期育成品种SSR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徐大勇,钟环,周峰,陈庭木,迟铭.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