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复门原虫棒状体蛋白ROP18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凯

作者: 石凯;黄燕;陈兆国;邓俊良;米荣升;周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顶复门原虫;棒状体;ROP18;综述

期刊名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ISSN: 1002-2694

年卷期: 2014 年 30 卷 06 期

页码: 645-6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顶复门原虫是一类专性的细胞内寄生原虫,包括刚地弓形虫、隐孢子虫、疟原虫、巴贝斯虫和球虫等,是人和动物的重要病原。这类原虫具有相似的亚细胞结构并能分泌与入侵相关的保守蛋白,尤其是在入侵宿主细胞阶段分泌的棒状体蛋白(rhoptry proteins,ROPs)被认为是保护寄生虫入侵和繁殖的关键分子。其中ROP18是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的ROP2家族蛋白成员之一,在刚地弓形虫入侵宿主细胞阶段发挥重要作用,是纳虫空泡(PV)形成时宿主细胞免疫的抑制因子。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相关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以目前研究最多的刚地弓形虫ROP18为主,对其发现历史、结构、分泌及定位、对宿主的毒力机制及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分类号: S852.72

  • 相关文献

[1]弓形虫TR与ROP18双基因缺失及对NF-κB-IL-12-ROS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 耿小玲,陈芸,刘旗,张曼玉,蒋蔚,段倩玉,王权. 2023

[2]弓形虫RH株ROP18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鉴定. 段倩玉,蒋蔚,陈芸,张曼玉,曹敬政,王权. 2020

[3]弓形虫ROPs DNA疫苗对小鼠急性感染弓形虫的免疫保护作用. 杜荣起,李丹若,何金灵,龙芯,赵瑞利,赵伟,金天明,张东超. 2023

[4]顶复门原虫γ-氨基丁酸代谢旁路研究进展. 胡俊菁,戚南山,吴彩艳,李娟,吕敏娜,林栩慧,于林增,张健騑,廖申权,孙铭飞. 2020

[5]顶复门原虫入侵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 戚南山,孙铭飞,廖申权,吴彩艳,吕敏娜,袁建丰,余劲术,李祥瑞,蔡建平. 2012

[6]顶复门原虫糖酵解代谢及其关键酶:己糖激酶的研究进展. 孙铭飞,吴彩艳,戚南山,廖申权,吕敏娜,蔡建平. 2011

[7]顶复门原虫诱导宿主microRNAs变化的研究进展. 范艺凡,周东辉,徐民俊,李成琳,朱兴全,蒋文灿. 2012

[8]顶复门原虫滑动体相关分子的研究进展. 王锦明,罗建勋,殷宏,关贵全. 2012

[9]顶复门原虫磷脂酶A2蛋白家族研究进展. 胡俊菁,廖申权,戚南山,吕敏娜,吴彩艳,李娟,蔡海明,林栩慧,于林增,张健騑,孙铭飞,李国清. 2021

[10]宿主细胞F-actin聚集在顶复门原虫入侵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吴彩艳,王祯,李娟,林栩慧,廖申权,戚南山,吕敏娜,孙铭飞. 2016

[11]顶复门原虫类异戊二烯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廖申权,吴彩艳,戚南山,吕敏娜,覃宗华,孙铭飞. 2012

[12]顶复门原虫电子转移链代谢及Ⅱ型NADH脱氢酶研究进展. 廖申权,蔡建平,戚南山,吴彩艳,吕敏娜,袁建丰,余劲术,孙铭飞. 2012

[13]Prime-boost免疫策略在抗顶复门原虫感染中的应用. 陈海宁,戚南山,廖申权,吴彩艳,李娟,吕敏娜,仝宗喜,孙铭飞. 2015

[14]顶复门原虫与细菌Ⅱ型丙二酰单酰辅酶A:ACP转酰基酶研究进展. 孙铭飞,廖申权,吴彩艳,戚南山,吕敏娜,袁健丰,于劲术,蔡建平. 2011

[15]顶复门原虫钙依赖蛋白激酶的研究进展. 张念章,陈佳,王萌,朱兴全,黄思扬. 2013

[16]顶复门原虫棒状体颈部蛋白研究的新进展. 赵禹,孙晓林,朱兴全,周东辉. 2015

[17]顶复门原虫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功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廖申权,戚南山,吴彩艳,吕敏娜,袁建丰,余劲术,孙铭飞. 2012

[18]顶复门原虫多胺合成研究进展. 殷熙娟,廖申权,戚南山,李娟,吕敏娜,蔡海明,胡俊菁,林栩慧,宋勇乐,张健騑,刘文俊,孙铭飞. 2024

[19]隐孢子虫细胞免疫作用研究进展. 王秋霞,庞玉芳,鲁琨,宁长申,张丽萍,李娇,刘运超. 2008

[20]我国除草剂工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 童建华,庄占兴.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