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夫琅和费暗线探测自然光条件下的植被光合作用荧光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良云

作者: 刘良云;张永江;王纪华;赵春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荧光;夫琅和费暗线;光谱;光合作用

期刊名称: 遥感学报

ISSN: 1007-4619

年卷期: 2006 年 10 卷 01 期

页码: 130-1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自然光照条件下测定的植被反射的辐照度光谱既包括太阳光诱导荧光的发射光谱,又包括叶片对入射光的反射光谱,研究如何从冠层光谱中提取荧光光谱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首先,论文介绍了夫琅和费暗线探测自然光条件下的光合作用荧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其次,将太阳大气的夫琅和费暗线拓展到地球大气,发现地物光谱仪测定的冠层辐照度光谱中688nm和760nm两个氧气吸收形成的夫琅和费暗线特征明显,且荧光较强,所以利用这两个波段的夫琅和费暗线可以探测自然光条件下的光合作用荧光。第三,研究并分析了夫琅和费暗线方法计算的688nm和760nm波段的荧光特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的荧光是可靠的,它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关系密切,复相关系数达到了0.9;冬小麦冠层荧光光谱在760nm和688nm波段的荧光大小基本相等,而地锦冠层荧光光谱在688nm波段的荧光强度是760nm的3倍左右,表明荧光光谱能够更加敏感地反映植被物种或生理生化状况的差别。最后,将夫琅和费暗线方法计算的688nm和760nm波段的荧光数据与激光脉冲调制荧光仪测定Fv/Fm荧光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它与Fv/Fm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所以利用夫琅和费暗线方法能够探测植被冠层荧光,并有可能替代传统的测定方法,并推广到航空航天平台,实现荧光探测从接触式点测量方式到航空或卫星遥感大面积监测的技术飞越。

分类号: TP79

  • 相关文献

[1]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钱原铬,赵春江,陆安祥,贾文珅,李晓婷. 2011

[2]不同栽培基质对夏季温室番茄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丁小涛,姜玉萍,刘娜,杜旋,周强,何立中,杨少军,余纪柱. 2019

[3]河西走廊不同砧木品种对贵人香葡萄光合与荧光特性的影响. 郝燕,张坤,杨瑞,王玉安. 2013

[4]阿维菌素荧光衍生反应影响因子的研究. 谢显传,张少华,王冬生,皇甫伟国,杨挺,何新华. 2006

[5]基于酪氨酸的Bola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胶束化行为研究. 苏晓霞,徐一梦,蔡建光,毛文正,陈忠秀. 2010

[6]滴灌施肥机灌水与施肥均匀性试验. 周舟,傅泽田,王秀,祁力钧. 2009

[7]基于FPGA和DSP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测硼仪. 吕飞,石春,刘晓光,秦琳琳,吴刚,赵春江. 2012

[8]聚联乙炔变色囊泡技术构建及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李小奎,陈忠秀,郭纲敏,邓少平. 2010

[9]多羟基富勒醇水溶液自聚集行为的研究. 李小奎,陈忠秀,郭纲敏,邓少平. 2009

[10]应用高光谱仪探测叶片反射光谱中的荧光. 张永江,刘良云,王纪华,赵春江,王人潮. 2007

[11]东海原甲藻光合系统II荧光参数在种群生长中的变化. 孙开明,李瑞香,李艳,唐学玺,王宗灵. 2016

[12]基于K均值聚类和开闭交替滤波的黄瓜叶片水滴荧光图像分割. 杨信廷,孙文娟,李明,陈梅香,明楠,韩佳伟,李文勇,陈明. 2016

[13]SeNHX1与GFP融合基因在酵母中表达及其耐盐性表现. 杨小玲,季静,王罡,杨少辉,孙建学,张达威. 2008

[14]基于络合反应纳米自聚集的荧光/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双传感模式检测锌离子. 郑思倾,李丹,邓维,司文帅,白冰. 2020

[15]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的生物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尚清玉,朱嘉铭,李慧,李培武,张奇,张文. 2024

[16]虎红-牛血清白蛋白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李琼,宋九华,贺莉. 2011

[17]动物组织中金霉素残留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反应研究. 刘宏程,邹艳虹,黎其万. 2008

[18]橡胶树树皮细胞木质素显示方法的比较分析. 史敏晶,张世鑫,丁欢,蒋毅,田维敏. 2023

[19]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适体筛选技术的建立. 王耘,贺江,王丽,刘贤进. 2011

[20]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及其在植物学中的应用概况. 樊慧梅,仇建飞,宋志峰,杨建,马虹,魏春雁.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