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棉花品种产量长期预测技术的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志忠

作者: 王志忠;李伟明;刘秀菊;林永增;李智峰;王树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河流域;棉花品种;产量;预测技术;研究

期刊名称: 棉花学报

ISSN: 1002-7807

年卷期: 2004 年 16 卷 02 期

页码: 102-1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皮棉产量为原始资料,分别应用一元线性回归、GM(1,1)及谐波分析原理和技术建立模型,对三者的模型精度、拟合程度及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波动性较大的皮棉产量时间序列,一元线性回归及GM(1,1)模型的精度低,拟合效果差,预测值不理想;而谐波分析模型的精度高,拟合效果好,预测值准确可信,其中,4个以上谐波迭加的模型可达"一级精度",历史符合率90%~100%,可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分别选取4,5,6,...15个谐波迭加的谐波分析模型,预测2003年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皮棉产量为1181.73~1288.66kg·hm 2。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黄河流域棉花品种主要性状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分析. 王治中,刘秀菊,李伟明,林永增. 2004

[2]中杂302棉花. 王德生. 2009

[3]黄河流域棉花品种主目标性状的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性研究. 王志忠,刘秀菊,林永增,王树林. 2006

[4]澳大利亚棉花生产品种的研究. 周忠丽,张秀芳. 1996

[5]江苏省滨海盐碱地植棉适宜品种筛选与评价. 杨长琴,刘瑞显,杨富强,张雷. 2014

[6]转基因抗虫杂交棉KBQS01的选育. 张胜昔,李国荣,孙国清,冯常辉,孟庆忠,孟艳艳,董建辉,张光梅. 2014

[7]不同熟性棉花品种棉铃空间分布及产量品质形成的差异. 张金龙,董合林,陈国栋,胡守林,王雪,万素梅. 2017

[8]适宜粮棉轮作的棉花品种筛选. 王树林,马立刚,杜海英,刘旭,葛朝红. 2018

[9]2006和2007年安徽省12个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表现. 刘方志. 2009

[10]2019-2020年辽宁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简报. 韩晓军,李海燕,吴蔚,王子胜. 2021

[11]1998-2013年山西省审定棉花品种性状评价. 潘转霞,朱永红,夏芝,赵俊侠,石跃进,刘巷禄. 2015

[12]黄河流域棉花品种产量及其组分的长期预测及技术研究. 王志忠,王兆晓,崔瑞敏. 2000

[13]大黄鱼冷却链优化与鲜度预测技术. 郭全友,杨宪时. 2010

[14]水产动物药物代谢残留研究及创新发展方向——基于PBPK模型的残留预测技术. 程波,艾晓辉,常志强,陈康,宋怿. 2017

[15]蚕豆蚜虫预测方法实用性的研究. 李永平,施晓群,刘刚,施文武,彭瑛,龚化雪. 1997

[16]干旱胁迫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王鹏文,戴俊英,魏云鹏. 1999

[17]蚕豆在生育后期打顶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禹代林,边巴,陈洪伟. 2006

[18]中韩粳稻品种在高产环境下的产量潜力研究. 普双有,李贵勇,张翠萍,卢云华,曾敏芝. 2009

[19]春谷早熟区谷子种植密度对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郭瑞锋,任月梅,杨忠,张绶,冯婧. 2015

[20]蚕豆在生育后期打顶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禹代林,边巴,陈洪伟.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