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大豆EMS诱变M_1、M_2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秀红

作者: 吴秀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春大豆;甲基磺酸乙酯(EMS);农艺性状;M1和M2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11 年 30 卷 05 期

页码: 48-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0.5%甲基磺酸乙酯(EMS)溶液处理7个春大豆品种种子,并对M1和M2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1代主要是化学物质扰乱了植株生理而产生生理损伤发生了形态变异。M2代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的变异系数较大。M2代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以株高、主茎节数较高,而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荚数中等,百粒重的遗传力偏低。EMS在提早熟期方面对早熟品种的影响要大于中晚熟品种,在延迟熟期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原品种中节数和株高分别与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单株产量之间的相关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而在M2中,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春大豆性状的多元遗传分析及应用分析. 战勇,罗赓彤,刘胜利,孔新. 2000

[2]南方春大豆亚麻酸含量的初步分析. 尹腾蛟,成金莲,谢培根. 1990

[3]不同类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的多元回归与通径分析. 姜永平,张辉明,刘水东,朱振华. 2008

[4]北方春大豆不同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比较研究. 李强,赵晓宇,王雪娇,贾利敏,李银换,苏二虎. 2020

[5]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对春大豆“天隆一号”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赵朝森,王瑞珍,陶国华,赵现伟,熊文华. 2015

[6]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评价筛选研究. 姬月梅,罗瑞萍,赵志刚. 2011

[7]国家区试长江流域春大豆品种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演变. 赵朝森,赵现伟,杨中路,何艳琴,王瑞珍,郭兵福. 2019

[8]套种模式下不同大豆品种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多元分析. 赵志刚,罗瑞萍,姬月梅,赵越,郝吉兵. 2010

[9]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数量性状关系的分析. 罗瑞萍,赵志刚,姬月梅,赵越,郝吉兵. 2010

[10]大豆新品种比较研究. 姬月梅,赵志刚,罗瑞萍. 2012

[11]灰色关联分析在春大豆产量分析中的应用. 王海杰,任海龙,林力,肖云,谢兰妹. 2013

[12]套种模式下不同大豆品种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多元分析. 罗瑞萍,赵志刚,姬月梅,赵越,郝吉兵. 2010

[13]微肥与化学调控剂处理对春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性能的影响. 肖佳雷,赵明,王贵江,李炜,毕影东,来永才,李琬,刘淼,刘明. 2013

[14]春大豆氮肥施用与大豆品种组合优选研究. 张晓春,陈红,黄世龙,尹学伟,杜成章,张继君. 2012

[15]EMS诱变甘蓝型油菜获得高油酸突变体. 黄永娟,张凤启,杨甜甜,刘葛山,蒋守华,陈健美,管荣展. 2011

[16]3种诱变因子对箭筈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霍雅馨,王娜,张吉宇,张岩,孔令芳. 2014

[17]EMS诱变剂对玉米自交系改造效果的研究. 杨镇,刘晓丽,李刚. 2006

[18]渗透胁迫对大花萱草EMS离体诱变系统的影响. 杨丽莉,刘化涛,杨睿,常建忠. 2019

[19]EMS诱变技术及其在小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李雪,裴自友,温辉芹,程天灵,张立生,朱玫,王宏兵. 2019

[20]甲基磺酸乙酯诱变筛选强耐盐旱柳愈伤组织变异体研究. 王莹,郭聪,谈峰,李玉娟.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