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保护与修复技术体系的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束庆龙

作者: 束庆龙;曹志华;段文军;吴炜;李红强

作者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黄山博林生态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关键词: 古树名木;保护与修复;技术体系;原则与程序

期刊名称: 安徽林业科技

ISSN: 2095-0152

年卷期: 2023 年 49 卷 004 期

页码: 3-9

摘要: 古树名木多数由于树龄大,易引起生长衰弱,开展保护与修复是一项难度大且技术十分复杂的工程.本文对古树名木保护与修复的基本原则、主要程序、日常养护措施、衰退植株修复关键技术(包括周边环境整治、根系区域环境改善、树干保护与修补、树冠养护、树体支撑加固)、修复效果的评价和资料收集与档案建立等构成的技术体系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古树名木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

分类号: S788

  • 相关文献

[1]简析我国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孙蕊,刘泽东,高海娟,王若丁,李伟,董佳强,李莎莎. 2024

[2]西宁古树名木健康状况评价与保护措施初探. 郝玉兰,张文莲,满丽婷,石元宁. 2016

[3]兰州古梨树群调研与保护初探. 刘秀琴,张自和. 2008

[4]温州市龙湾区古树名木资源的分布和保护. 叶延龄,吴良文,吕书缨,郑坚. 2011

[5]洋浦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及测树因子相关性分析. 李栋梁,钟琼芯,蔡昌运,张冬明,洪世军,姜殿强. 2022

[6]江油市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分析及保护对策. 易善军,崔健,周晓星,李小平. 2021

[7]湛江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及现状分析. 刘兴巧,武丽琼,宋果宇. 2019

[8]兵团细毛羊技术又有新突破. 石国庆. 2006

[9]发展旱地农业的问题与对策. 陈奇恩. 1999

[10]水产生物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丁学东. 1992

[11]建立棉花差别化育种技术体系的构思. 韩世杰,刘水东,袁春新,何林池,邱启程,崔世友,徐纪嘉,韩娟. 2011

[12]南阳牛的选育及利用研究进展. 魏成斌,王冠立,徐照学. 2009

[13]贵州草业问题与牧草种子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 莫本田,唐成斌,罗天琼,吴佳海,赵明坤. 2006

[14]论空间信息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张建. 2006

[15]规模农场低碳循环生产技术体系的构建. 刘红江,郑建初,沈明星,陈留根. 2015

[16]高脂肪、高蛋白大豆生产技术体系试验示范项目在黑龙江、吉林两省顺利实施. 刘忠堂. 2003

[17]滕州市露地越冬采种甜菜优质丰产综合技术. 高华援,宁艳东,迟庆国,鄂成林,李丹,李学爱. 2004

[18]上海地区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技术体系的初步构建. 陈海荣,吕波,顾晓君,罗利军,李荧,王加红,刘丽娟,堵苑苑,梁小花,陈榕华,韦祝山,刘平. 2009

[19]甘蓝新品种瑞甘17选育与产业化应用前景及高效栽培技术. 秦文斌,张振超,山溪,戴忠良. 2018

[20]番茄黄化突变体叶片蛋白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优化. 李景富,徐磊,张贺,许向阳,赵越,齐风坤.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