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蛋白激酶CK1α通过与病毒蛋白VP2互作影响IBDV复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玉明

作者: 陈玉明;张礼洲;王念;卢珍;高立;王永强;高玉龙;高宏雷;刘长军;崔红玉;张艳萍;王笑梅;祁小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酪蛋白激酶;传染性法氏囊病;相互作用机制;CK1;IBDV;VP2;病毒蛋白;保护性抗原;宿主细胞;免疫沉淀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ISSN:

年卷期: 2014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引言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重要免疫抑制性疾病。VP2是IBDV衣壳蛋白的唯一成分,诱导宿主产生中和性抗体,是主要保护性抗原。VP2决定病毒的细胞嗜性,并且对病毒的毒力等具有重要影响。然而VP2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使用免疫沉淀结合质谱分析(IP-MS)的方法,筛选鉴定与VP2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并研究其效应和机制。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IBDV超强毒株Gx基因组大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高宏雷,王笑梅,张厚双,付朝阳,王英,宋素泉. 2003

[2]高尔基体蛋白CSGalNAcT2利于IBDV衣壳蛋白成熟并促进病毒增殖. 张礼洲,高玉龙,任宪刚,陈玉明,王念,卢珍,高立,秦立廷,王永强,高宏雷,李凯,祁小乐,王笑梅. 2014

[3]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山西株的鉴定及毒力分析. 刘华栋,陆冰洋,李婷婷,唐娟,丁树荣,王彩先. 2020

[4]IBDV超强毒HZ株VP2基因的克隆和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许信刚,李健强,王笑梅,童光志. 2000

[5]IBDV超强毒HZ株VP2基因的克隆和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许信刚,李健强,王笑梅,童光志. 2000

[6]腔上囊病病毒VP2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 宋长绪,黄忠,李春玲,张春红. 2005

[7]鸡堆型艾美耳球虫新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阎晓菲,黄兵,韩红玉,杨斌,岳城,赵其平,姜连连,董辉. 2014

[8]呼吸道合胞病毒NS1蛋白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陈娇,王亚娟,陈志华,茹毅,郑海学,裴晶晶. 2024

[9]果胶-果汁风味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周佳,袁佳璐,林敏,焦必宁,马亚琴. 2024

[10]猪带绦虫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刘振勇,才学鹏. 2006

[11]多酚-多糖相互作用对二者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尹君叶,纪茁帆,饶欢,郝建雄,过利敏,赵丹丹. 2024

[12]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张秀芳. 1997

[13]猪丹毒丝菌GAPDH线性B细胞表位预测与鉴定. 朱伟峰,陈露,谭凯,王高杰,蔡承志. 2021

[14]副猪嗜血杆菌重组亚单位疫苗候选抗原蛋白的筛选和确证. 王春来,李建军,刘娇,李艳玲,张艳禾,李刚,谢芳. 2014

[15]PRV变异株与疫苗株主要糖蛋白的免疫原性差异分析. 周莎莎,于之清,童武,郑浩,李国新,徐晶晶,程雪飞,陈静,童光志. 2021

[16]柔嫩艾美耳球虫表面抗原基因的初步研究. 马卫娇,韩红玉,黄兵,姜连连,董辉,程军,赵其平,朱顺海,曾艳波. 2010

[17]坏死梭杆菌FN(A)型毒力株保护性抗原筛选研究. 苗利光,杨福合,刘艳环,王志刚,李艳,王克坚,肖佳美. 2010

[18]坏死梭杆菌FN(A)型毒力株保护性抗原筛选及初步鉴定. 苗利光,杨福合,刘艳环,王志刚,李艳,王克坚,肖佳美. 2008

[19]巴氏杆菌糖酵解酶的免疫保护效应研究. 朱伟峰,陈露,王芳,胡波,阮智杨,王高杰. 2021

[20]CSFVE2与PRRSVGP5重组PRV载体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初步分析. 刘燕,田志军,周伦江,郑宝亮,仇华吉,童光志.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