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园长期间作理论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立军

作者: 周立军;林位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橡胶园;种植形式;间作物;长期间作

期刊名称: 中国热带农业

ISSN: 1673-0658

年卷期: 2019 年 04 期

页码: 4-10

摘要: 为探讨胶园长期间作技术,分析了胶园间作现状,探讨了胶园长期间作理论。胶园间作是增加胶园产出,提高胶农收入有效和快捷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只有部分1~3龄的幼树胶园间作和少量中老龄胶园仅间种几种耐荫作(植)物,多数胶园或胶园多数时间内未能开展间作利用。未能开展间作的原因是可间作时间短或可间作作物种类少等。导致可间作时间短或可间作作物种类少等的原因是胶园内光照等环境条件有规律性或不确定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与橡胶树树冠生长习性有关。降低种植密度、加宽行距和修剪树冠可改善园内光照等条件,但有效期短或导致橡胶减产等。由于园内光照条件等的变化主要是因橡胶树树冠生长习性所致,因此必须考虑和利用橡胶树树冠生长习性才能高效地构建比较稳定的且有一定强度光照等的园内环境。由此推测,选用以直立型树形或小树冠橡胶树品种为种植材料,结合较宽大行的宽窄行种植形式为核心技术建设胶园,辅以不作诱导分枝和大行间开展合理间作等栽培技术措施,即胶园全周期间作模式有可能实现胶园长期间作生产。

分类号: S794.1

  • 相关文献

[1]不同胶园间作模式比较研究. 周立军,潘剑,黄坚雄,郑定华,袁淑娜,李娟,陈俊明,桂青,林位夫. 2020

[2]辽西半干旱区果粮间作对土壤微生物和酶的影响. 蔡倩,孙占祥,郑家明,白伟,冯良山,白一光,姜涛. 2015

[3]不同种植形式橡胶树生长和产量比较研究. 周立军,安锋,王纪坤,林位夫. 2020

[4]冬植甘蔗新台糖1号高产栽培生态学研究──Ⅲ.高产调控技术及其效果. 谢贵水,蒋菊生,林位夫,王岳坤,蔡明道. 2000

[5]不同种植方式沟播沟灌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贾建明,李志宏,张喜英,邵立威,范凤翠,石玉芳. 2010

[6]种植形式和密度对燕麦白粉病的影响及药剂筛选. 孙道旺,何成兴,李春花,卢文洁,王艳青,尹桂芳,洪波,王莉花. 2019

[7]基于ArcIMS的农场级胶园信息发布系统的研制. 侍慧宇,张培松,刘洪斌,武伟,林清火,罗微. 2008

[8]不同肥力橡胶园土壤中养分的垂直分异规律. 张伟,林清火,罗微,蒋先军. 2009

[9]儋州市热科院试验场橡胶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王开典,陈展雄,姚行成. 2018

[10]海南省儋州市橡胶园土壤钾素空间变异特征. 杨昭君,韦家少,何鹏,吴柄孙,吴敏. 2010

[11]橡胶园生产管理信息化探讨. 邓静飞,汪秀华,李世池. 2013

[12]中国小胶园发展概况与展望. 林位夫,蒋菊生,陈秋波. 2003

[13]葛藤覆盖对幼龄橡胶园表层土壤理化性状和酶活性的影响. 徐文娴,李金秋,孟磊,薛欣欣,王晶晶,刘文杰,汤水荣. 2020

[14]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橡胶园耕地地力评价. 彭金莲,唐朝胜,蒋菊生,赵春梅. 2019

[15]胶园大通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陈青,姚行成,周珺,陈先红,王军,林位夫. 2016

[16]丛林式橡胶园栽培试验初报. 谢贵水,蒋菊生,陈俊明,蔡明道,曾宪海. 2002

[17]橡胶园间作地不容技术. 郑定华,潘登浪,黄坚雄,潘剑,王军,王秀全. 2020

[18]儋州市橡胶园土壤氮素空间变异及分区管理技术. 吴敏,吴炳孙,韦家少,何鹏,覃怀德,王大鹏,高乐. 2013

[19]基于FMT-AHP的海南农垦花岗岩类多雨区橡胶园地力评价. 唐群锋,郭澎涛,刘志崴,林钊沐,罗微,蒋菊生. 2014

[20]广东广西垦区新一代胶园现状及问题分析. 程儒雄,罗萍,李维国,李土荣,贺军军.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