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晓力
作者: 王晓力;张茜;王春梅;朱新强;张怀山;汪晓斌;周学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酒窖泥;酵母菌;分离鉴定;发酵;酒糟提取物
期刊名称: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ISSN: 2095-3887
年卷期: 2013 年 33 卷 06 期
页码: 43-46
摘要: 酒窖的窖泥中有非常丰富的微生物群系,包括多种酵母菌。试验针对甘肃省敦煌白酒厂提供的窖泥,采用选择培养基分离方法,筛选窖泥中的优势菌群,并对其进行生化特性研究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对白酒酒糟进行水解并对水解液成分进行测定,利用酒糟水解物作为培养基成分,研究其对已分离酵母菌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窖泥中分离获得的优势菌群为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菌,酿酒酵母的最适生长温度33℃,最适生长pH值5.5,最适发酵温度30℃,最适发酵pH值5.0,在糖度为15的麦芽汁培养基中发酵最快;酒糟水解物中还原糖含量38%,氮含量0.316%,Mn、Zn、Mg、Na、K元素含量分别为1.52×10-2%、9.0×10-6%、1.34×10-6%、8.88×10-2%和0.417 8%。与OXOID市售酵母提取物相比,该酒糟水解物中的糖含量高于酵母提取物,能够满足酵母生长需求。
分类号: S816.3
- 相关文献
[1]河南安阳赤霞珠葡萄果表酵母菌的分离与鉴定. 张俊杰,尚益民,程大伟,宋玉婷,陈锦永,刘崇怀. 2018
[2]胀包酸奶有害酵母菌的分离鉴定. 张雪,赵玉娟,张莉,李达,牛春华,李盛钰. 2014
[3]河南太行山区野生山葡萄表皮酵母菌的分离与鉴定. 张俊杰,杨旭,张文叶,刘崇怀. 2016
[4]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酸乳清中酵母菌的分离鉴定. 郑伟,康连和,刘鹏斌,特日格勒,李子健,李星云,王莉梅,张园园,刘秀丽,史培,乔健敏. 2023
[5]微生物发酵床垫料中酵母菌的分离与鉴定. 李艳波,史怀. 2020
[6]山西老陈醋酿造过程中真菌的分离、鉴定及高粱单宁对其生长的影响. 刘聪,王琪,杨玲,郭旭凯,段冰,郭睿,邵强,柳青山. 2019
[7]扇贝加工下脚料发酵生产优质蛋白饲料菌种的筛选. 谈佳玉. 2012
[8]香蕉格瓦斯饮料工艺研究. 孔凡利,邝瑞彬,盛鸥,邓贵明,刘后伟. 2017
[9]乳酸菌联合酿酒酵母发酵对龙须菜多糖结构特征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陈秉彦,林晓姿,李维新,杨超,何志刚. 2023
[10]酵母发酵法在分离提纯低聚异麦芽糖中应用的研究. 毕金峰,魏益民. 2005
[11]乳清酒发酵剂的优选. 吴宏,郭安民,刘成江. 2009
[12]酵母发酵法在分离提纯低聚异麦芽糖中应用的研究. 毕金峰,李春红,陈天金. 2004
[13]乳清酒发酵剂的优选. 吴宏,郭安民,刘成江. 2009
[14]复合微生物固态发酵整粒菜籽的研究. 刘倚帆,王星凌,岳寿松,钱鑫,万发春,赵红波,刘晓牧. 2017
[15]乳清酒发酵剂的优选. 吴宏,郭安民,刘成江. 2009
[16]复合微生物固态发酵整粒棉籽的研究. 刘倚帆,王星凌,岳寿松,钱鑫,万发春,赵红波,刘晓牧. 2016
[17]湖南剁辣椒中优良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辣椒汁风味研究. 许弯,刘伟,胡小琴,胡梓妍,杨丽,张菊华. 2020
[18]一株鸭坦布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刘胜旺,张玥,刘晓丽,李云霞,韩宗玺,邵昱昊,孔宪刚. 2013
[19]水蛭素基因在酵母细胞中的分泌表达. 许长蔼,张要武,向开军,李爱华. 2000
[20]NM_6益生菌对肠道致病菌的生物拮抗和互利共生关系的研究.. 李巧贤,韩菊英,魏道茵.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海南雷公笋的SCoT-PCR体系优化及有效引物筛选
作者:孙秀秀;王春梅;陈加利;夏腾飞;冯依欣;郑道君
关键词:雷公笋;SCoT;反应体系优化;有效性引物
-
不同农艺措施对香蕉枯萎病园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作者:王春梅;黄赛;郑道君;云勇;陈宣;陈加利;王景飞;吕德任;戚华沙
关键词:土壤微生态;不同农艺措施;香蕉枯萎病
-
不同水分条件对海南龙血树幼苗表型可塑性及生态适应性的影响
作者:孙秀秀;郑道君;王春梅;陈加利;梁振儒;陈宣
关键词:海南龙血树;幼苗;水分;表型可塑性;生态适应性
-
宁夏中部干旱带玉米高产、高光效生产存在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
作者:关雅静;张茜;李新;孔德杰
关键词:玉米;品种;密植;高产;高光效;耕作方式
-
基于数值模拟的红枣片不同干燥方式热质传递仿真与试验
作者:李孟卿;张小强;朱丽春;张茜;贾文婷;金新文;杨旭海
关键词:干燥动力学;热质传递;数值模型;红外辐射;压力脉动
-
海南油茶种苗高位嫁接适宜砧木筛选
作者:夏腾飞;冯依欣;王春梅;陈加利;孙秀秀;陈业光;郑道君
关键词:油茶;砧木;种苗高位嫁接
-
宁夏玉米耐盐碱种质研究现状及展望
作者:关雅静;张茜;孔德杰;李新
关键词:玉米;耐盐碱;种质创新;分子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