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籼稻区不同种植模式的效益比较及经营问题-以湖南省为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俊杰
作者: 李俊杰;纪龙;梅冬;李建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籼稻;双季稻;种植制度;成本效益;湖南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23 年 29 卷 001 期
页码: 13-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基于湖南省长沙县、岳阳县、临澧县和益阳市大通湖区4个主产县(区)水稻种植户微观调研数据,按早稻、双季晚稻、一季稻以及再生稻的种植模式分类,对不同模式成本效益的变化趋势、不同规模经营效益等进行了分析,并探析了不同模式生产经营中面临的个性问题、共性问题和区域问题.结果发现,不同种稻模式和主体单位面积净利润均呈下降趋势,适度规模具有成本优势;再生稻效益较好,但面临制度和技术限制;籼稻区面临的共性和区域问题包括机械化率低、信贷成本高、品牌效应弱等.基于此,从政府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社会化服务、畅通信贷渠道、引导订单化生产、将再生稻纳入粮食统计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籼稻生产经营效益的政策建议.
分类号: F326%S511
- 相关文献
[1]湖南省季节性干旱对双季稻生长及产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冯利平,莫志鸿,黄晚华,杨晓光,潘学标. 2011
[2]水稻模型ORYZA2000在湖南双季稻区的验证与适应性评价. 莫志鸿,冯利平,邹海平,王靖,黄晚华,杨晓光. 2011
[3]基于遥感数据的湖南双季稻地理空间分异特征. 谭杰扬,张晓杰,陈丽桦,詹祎蕊,肖景峰,刘英,金龙新,邓文. 2023
[4]钾氮配施对湖南丘陵双季稻钾肥效应及钾素平衡的影响. 廖育林,鲁艳红,聂军,谢坚,杨曾平,周兴. 2014
[5]湖南双季稻规模生产绩效及发展对策研究(英文). 彭既明,刘英,祝琪雅,金龙新,刘晗,谭杰扬. 2016
[6]湖南省稻区种植结构调整研究Ⅱ -水稻种植模式调整. 戴力,赵杨,潘孝武,罗先富,夏胜平,赵正洪. 2019
[7]河北省蔬菜产业成本效益现状分析. 董景湘,耿记申,蔡海燕. 2017
[8]贵州茶产业发展的经济学研究. 喻云春,罗显扬. 2010
[9]茶产业发展的经济学浅析. 喻云春. 2009
[10]不同的施肥用药组合对黄瓜产量及成本效益影响的研究. 兰梅,钟利,张丽波,张丽琴. 2017
[11]大水面网箱养殖俄罗斯鲟后备亲鱼的适宜投喂量与效益. 邵辉,胡谋,王宪策,许式见,夏永涛,王斌. 2021
[12]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的成本效益与发展对策. 吴敬学,沈银书. 2012
[13]长江中下游水稻生产成本效益及化肥投入现状研究. 尼雪妹,李宁辉,马朝红,杨森,冉秦,罗良国. 2021
[14]不同过磷酸钙添加量对蔬菜废弃物堆肥的影响. 杨岩,孙钦平,李妮,刘本生,邹国元,李吉进,江丽华,刘月仙. 2017
[15]我国奶牛优势区域养殖成本效益比较分析. 董晓霞,李孟娇,刘浩淼. 2013
[16]全株玉米袋贮成本效益分析. 马菱艺,许庆方,玉柱,杨春,欧翔,熊乙. 2018
[17]红壤旱地多元多熟复合种植制的物能生产力研究. 陈喜靖,王国法,阮关海,邵思文,施志仁,胡鑫虎. 2000
[18]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评估种植制度经济、生态效益的研究. 沈明星,黄细喜. 1994
[19]陇东旱塬区作物生产潜力估算研究——以镇原试区为例. 马小黎,刘建华,牛俊义. 2010
[20]河北省1949~1998年种植制度演变分析. 杨金深,孙丽敏.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贵州乡村旅游数字化转型实践、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作者:向雁;李俊杰;侯艳林
关键词:乡村旅游;数字化转型;实践;困境;贵州省
-
2023年我国水稻产业形势分析及2024年展望
作者:徐春春;纪龙;陈中督;方福平
关键词:水稻;产业;形势;展望;优质稻米
-
衣康酸单乙酯钆改性天然胶乳防热氧老化研究
作者:李永振;谢莉词;李俊杰;李程鹏;吕明哲
关键词:天然胶乳;衣康酸单乙酯钆;耐热性;热氧老化性能
-
承德无角山羊耳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与冷冻保存研究
作者:孙清漪;李梦奇;赵炜;张文涛;张效生;张金龙;张洪军;房晓欢;陶晨雨;夏威;李俊杰
关键词:承德无角山羊;成纤维细胞系;冷冻保存;甜菜碱
-
低温和土壤偏干对玉米发芽的影响试验研究
作者:李建平;任景全;马艳敏;王冬妮;曹铁华;杨会兵;陈长胜
关键词:低温;土壤偏干;玉米;发芽;品种
-
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服务“藏粮于地”的模式和效果
作者:李俊杰;肖琴;吴海霞;李建平
关键词:政策性银行;农地金融;藏粮于地;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保护;贷款模式
-
季节内印度洋-西太平洋对流涛动对次季节-季节尺度大气可预报性的影响
作者:胡榕;李建平;侯兆禄
关键词:季节内印度洋-西太平洋对流涛动(IPCO);S2S尺度可预报性;热带季节内振荡;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