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LZ-2.4S型手扶式绿豆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邓兴旭

作者: 邓兴旭;张涛;唐兴隆;庞有伦;叶芙蓉;林通;罗书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绿豆;联合收获机;正交试验;丘陵山区

期刊名称: 农机化研究

ISSN: 1003-188X

年卷期: 2022 年 10 期

页码: 43-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填补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绿豆机械化收获空白,提高生产效率,设计了一种手扶式绿豆联合收获机,主要包括脱粒分离、清选等装置以及行走、集粮和传动系统。同时,对脱粒滚筒和筛网等主要零部件进行结构设计及理论分析,确定了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参数;选取收获机前行速度、割台离地间隙和风机转速为试验因素,以绿豆籽粒含杂率与损失率为性能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优参数组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收获机前行速度对含杂率和损失率影响均不显著;割台离地间隙对含杂率和损失率的影响均显著;风机转速对含杂率的影响非常显著,对损失率的影响显著;当前行速度为0.66m/s、割台离地间隙为18mm、风机转速为1000r/min时,联合收获机的作业性能达到最优。在该最优参数组合下进行样机性能试验,结果为平均含杂率2.38%,平均损失率1.57%,达到样机设计要求以及相关标准规定。研究结果可为丘陵山区豆类机械收获提供参考。

分类号: S225.6

  • 相关文献

[1]氨基寡糖素对绿豆叶片防御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 陈文晋,赵存虎,贺小勇,范雅芳,张自强,孔庆全,杨永兴,鲍吝智,张雄飞,谢淑娟. 2022

[2]联合收获机链传动自动润滑的研究. 张秀平,陈林,袁兴茂,张亚振. 2017

[3]4LH-2型花生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王进朝,陈思刚,袁求真,李旭华. 2011

[4]基于GPS技术实现对联合收获机实时控制. 张秀国,刘学峰,孙文静. 2006

[5]小型大蒜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徐文艺,张华,张志起,周进,崔中凯. 2016

[6]小麦联合收获机测产误差动态自校准方法设计与试验. 周永华,易志祥,罗长海,李立伟,安晓飞,张安琪. 2020

[7]联合收获机割台高度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周冬冬,金诚谦,倪有亮,张国海. 2019

[8]联合收割机清选损失率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张光跃,金诚谦,杨腾祥,刘政,陈满,周冬冬. 2019

[9]谷物联合收获机水分在线检测装置设计与标定. 李泽峰,金诚谦,刘政,杨腾祥,陈满,蔡泽宇. 2019

[10]运链式花生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胡志超,彭宝良,谢焕雄,田立佳,王海鸥,吴峰. 2008

[11]履带式大豆联合收获机振动测试与分析. 解鸿儒,金诚谦,印祥,钱震杰,滕悦江,于晨曦. 2019

[12]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有限元模态分析与试验. 关卓怀,吴崇友,汤庆,王刚. 2016

[13]4DLB-2型大蒜联合收获机作业性能测试与分析. 于向涛,胡志超,胡良龙,彭宝良. 2013

[14]4HLB-2型花生联合收获机清土机构运动分析与试验. 胡志超,王海鸥,彭宝良,陈有庆,吴峰,谢焕雄. 2011

[15]分体式棉秆拔取切碎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洪尉尉,崔荣江,王小瑜. 2022

[16]联合收获机后不落地打捆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金诚谦,唐宗义,金梅,吴崇友. 2011

[17]4LT-A型错行作业挖掘甜菜联合收获机研制与试验. 顾峰玮,胡志超,吴惠昌,彭宝良,高学梅,王申莹. 2014

[18]半喂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彭宝良,吕小莲,王海鸥,胡志超. 2011

[19]升运链式花生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胡志超,彭宝良,谢焕雄,田立佳,王海鸥,吴峰. 2008

[20]沙棘收获机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刘磊,牛长河,刘旋峰,郭兆峰,朱占江.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