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c00238在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中的调控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琴
作者: 黄琴;张祯祯;刘泉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长链非编码RNA00238;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期刊名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ISSN: 1000-5404
年卷期: 2018 年 21 期
页码: 1942-19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00238(long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 00238,Linc00238)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复制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LincRNA芯片比较HBV(+)与HBV(-)肝组织样本中LincRNA表达的差异,根据芯片检测结果,最终选择Linc00238为研究对象。Real-time PCR验证Linc00238表达;利用过表达及RNA干扰,检测Linc00238对HBV复制、转录以及表达的影响。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Linc00238对HBV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LincRNA芯片在HBV(+)组织中共发现13条LincRNA表达发生变化,其中2条上调,11条下调,Real-time PCR进一步证实Linc00238在HBV(+)肝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明显降低,在HBV稳定表达细胞系HepG2. 2. 15、HepAD38及HBV瞬时转染细胞模型中同样发现Linc00238表达下调,提示HBV感染抑制Linc00238表达。过表达Linc00238后,HBV复制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0. 05),引入sh00238干扰Linc00238表达后,HBV复制及蛋白表达恢复(P> 0. 05);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显示:HepG2细胞共转染p HBs-luc、p HBx-luc、p HBc-luc及p CDNA-linc00238后的荧光素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Linc00238对HBV蛋白及DNA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但不能通过影响HBV启动子活性抑制HBV的表达与复制。
分类号: R373.21
- 相关文献
[1]鸡CAST基因5′侧翼区G-198A突变对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 李春苗,黎寿丰,赵振华,黄华云,王钱保,薛龙岗. 2017
[2]基于PRLR-JAK-STAT5信号传导通路测定鹅催乳素的新方法. 宋金委,李辉,陈哲,施振旦,王振勇. 2016
[3]miRNA-146a对乙型肝炎病毒生活周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赵敏,张祯祯,刘泉波. 2017
[4]8868口服液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某些指标的影响. 喻森山,安京亚,高汉民. 1993
[5]乙型肝炎病毒B、C、D基因型AAV-HBV小鼠模型构建与病毒学特征比较. 郑晓文,冯成千,李华鹏,刘土花,古国铭,康桦华,徐志宏,胡凤玉,李锋. 2020
[6]核苷类似物防治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儿童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临床分析. 马玉兰,许红梅. 2020
[7]乙肝病毒包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徐雪荣,郭建军. 2013
[8]中草药提取物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的筛选. 张玉强,郑超,杨赟,刘敏,徐麟,符小发. 2013
[9]猪类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检测及其S和C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姜中毅,兰喜,李志勇,杨斌,张韵,李学瑞,李宝玉,殷相平,柳纪省. 2009
[10]乙肝病毒基因组克隆及其线性分子侵染力研究. 孙建光,高俊莲,Zarnekow M.,Schaefer S.. 2006
[11]一株乙肝病毒的基因组克隆及系统学分析. 孙建光,高俊莲,Zarnekow M.,Schaefer S.. 2006
[12]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评价用实验动物模型现状. 张亚兰,袁维峰,史利军.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利奈唑胺治疗结核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白媛;张祯祯
关键词:
-
水稻根内生菌Bacillus sp.RE35耐受及累积吸附Cd的机制
作者:王博;黄琴;石美侠;史高玲;卢信;陈未;高岩
关键词:水稻内生菌;镉耐受性;胞内累积;胞外吸附;芽孢杆菌
-
利福平致肝损害机制及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作者:陈智慧;刘泉波
关键词:
-
基于聚乙烯吡咯烷酮功能化磁性氧化石墨烯固相萃取鸡饲料中Cu(Ⅱ)、Zn(Ⅱ)、Cr(Ⅲ)、Cd(Ⅱ)和Pb(Ⅱ)离子
作者:邱素艳;俞熙仁;董一帆;魏益华;黄琴;张大文
关键词:磁性固相萃取;聚乙烯吡咯烷酮功能化磁性氧化石墨烯;重金属离子;鸡饲料
-
免疫缺陷患儿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
作者:王文坪;刘泉波
关键词:
-
百日咳疫苗接种对婴幼儿百日咳临床表现的影响
作者:唐琦钦;甘川;吴小英;许红梅;张祯祯
关键词:百日咳;疫苗接种;免疫;儿童
-
侵袭性念珠菌病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伶玲;刘泉波
关键词:侵袭性念珠菌病;耐药机制;唑类;棘白菌素类;多烯类;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