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年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的监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顾鑫

作者: 顾鑫;丁俊杰;杨晓贺;赵海红;郑天琪;申宏波;刘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监测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10 年 29 卷 03 期

页码: 186-1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近年黑龙江省主要大豆产区灰斑病生理小种的消长情况,在黑龙江省6个大豆生态区收集鉴定出灰斑病菌样43份,采用自行筛选出的鉴别寄主进行鉴定。共鉴定出18个生理小种,其中1号生理小种仍然为黑龙江省的优势小种,2008年出现频率为27.8%,2009年为40%。15号生理小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利用与大豆灰斑病抗性基因连锁的SSR标记构建大豆品种(系)的分子身份证. 丁俊杰,姜翠兰,顾鑫,杨晓贺,赵海红,申宏波,仕相林,刘春燕,胡国华. 2012

[2]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监测及主栽品种抗性分析. 丁俊杰,文景芝,胡国华,姜翠兰,陈庆山,刘春艳,顾鑫,杨晓贺. 2009

[3]大豆抗灰斑病研究进展. 董志敏,厉志,刘佳,陈亮,衣志刚,王博,刘宝权. 2017

[4]四川省主要水稻品种抗稻瘟病性评价及病菌生理小种监测. 黄富,程开禄,潘学贤,刘牛,罗林明,卿雨文. 2000

[5]2013-2016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 贾秋珍,曹世勤,黄瑾,张勃,孙振宇,骆惠生,王晓明,金社林. 2018

[6]1998~1999年云南省小麦条锈病生理小种监测结果. 李明菊,毕云青. 2000

[7]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监测研究. 宋成艳,王桂玲,辛爱华,丛万彪. 2007

[8]2013-2016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 贾秋珍,曹世勤,黄瑾,张勃,孙振宇,骆惠生,王晓明,金社林. 2018

[9]2002—2014年陕西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化动态和小麦品种(系)的抗病性. 李强,李高宝,岳维云,杜久元,杨立军,康振生,井金学,王保通. 2016

[10]水稻白叶枯病菌小种分化的监测. 许志刚,孙启明,刘凤权,陈志谊,胡白石,郭亚辉,刘永峰,刘红霞. 2004

[11]气象因子对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发生的影响. 姜翠兰,胡国华,丁俊杰,陈庆山,刘春艳,文景芝. 2009

[12]三江平原地区降水量变化与大豆灰斑病相关性分析. 丁俊杰. 2013

[13]大豆灰斑病病叶、病荚、病粒间的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黄春艳,马淑梅,朱传楹,李宝英. 2000

[14]温度与叶面湿润期对大豆灰斑病侵染的影响. 顾鑫,柏晓东,丁俊杰,杨晓贺,赵海红,姚亮亮,刘伟,王平. 2017

[15]大豆灰斑病菌生长和产孢高效培养方法探讨. 马铃铃,刘念析,郑宇宏,厉志,刘佳,衣志刚,董志敏,王曙明. 2019

[16]北大荒农垦集团大豆新品系抗灰斑病鉴定. 张茂明,顾鑫,杨晓贺,姚亮亮,高雪冬,刘伟,赵海红,丁俊杰,韩新丽. 2020

[17]东北大豆杀菌剂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顾鑫,杨晓贺,姚亮亮,高雪冬,张茂明,刘伟,邱磊,申宏波,马迎,丁俊杰. 2020

[18]一种叶面遮盖剂在大豆灰斑病防治中的应用. 杨晓贺,王平,顾鑫,姚亮亮,高雪冬,张茂明,刘伟,申宏波,张瑜,丁俊杰. 2020

[19]2016-2019年北方春大豆参试品种(系)花叶病和灰斑病抗性鉴定及分析. 刘佳,衣志刚,董志敏,厉志,陈亮,刘念析,孙星邈. 2021

[20]大豆灰斑病的研究现状. 顾鑫,丁俊杰.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