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理种群茶尺蠖对EoNPV的敏感性差异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席羽

作者: 席羽;殷坤山;肖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尺蠖;地理种群;EoNPV;生物测定;敏感性差异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11 年 31 卷 02 期

页码: 100-1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集来自浙江、湖南、湖北和江苏省的7个不同地理种群茶尺蠖,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进行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茶尺蠖对EoNPV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浙江杭州种群和江苏宜兴种群对EoNPV的敏感性较高,饲毒后11 d幼虫全部死亡,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8.32×104 PIB/mL和8.61×104 PIB/mL;其他5个地理种群茶尺蠖对EoNPV的敏感性较低,饲毒后11 d的死亡率均在30%以下,致死中浓度LC50在1.35×107~6.03×107 PIB/mL之间;其中敏感性最低的浙江衢州种群和敏感性最高的江苏宜兴种群毒力差异达724.5倍。

分类号: S435.711

  • 相关文献

[1]茶尺蠖对不同品系EoNPV敏感性的地理差异研究. 王晓庆,彭萍,胡翔,段小凤,林强. 2013

[2]EoNPV不同品系的致病力及增效作用的研究. 王晓庆,冉烈,彭萍,胡翔. 2015

[3]浙江茶尺蠖地理种群已分化成为不同种. 席羽,殷坤山,唐美君,肖强. 2014

[4]不同地理种群茶尺蠖适合度差异研究. 王晓庆,盛忠雷,彭萍,郭萧,胡翔,林强. 2013

[5]食物对四个茶尺蠖地理种群发育和生殖的影响. 林强,郑吉澍,李平,高冬梅,郭萧,韩霜. 2015

[6]不同的茶尺蠖地理种群增长差异性研究. 王晓庆,盛忠雷,彭萍,郭萧,胡翔,林强. 2013

[7]安徽省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对主要杀虫剂的敏感性. 徐丽娜,周子燕,胡飞,胡本进. 2018

[8]湖北地区棉铃虫对27种中低毒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 芮昌辉. 2006

[9]玉米对烟嘧磺隆敏感性差异的相关研究进展. 葛选良,钱春荣,宫秀杰,李梁,郝玉波. 2016

[10]两近缘种茶尺蠖的抗菌肽基因在抵抗EoNPV感染过程中的表达差异. 毛腾飞,付建玉,孙亮,周孝贵,白家赫,肖强. 2017

[11]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优化及应用. 袁志军,张传溪,肖强,殷坤山. 2013

[12]EoNPV对灰茶尺蠖的致病特性及高效毒株筛选. 唐美君,郭华伟,葛超美,殷坤山,肖强. 2017

[13]EoNP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优化及应用. 袁志军,肖强,殷坤山. 2012

[14]茶园天敌厉蝽的初步研究. 曾明森,吴光远,王庆森. 2003

[15]婺源县茶尺蠖发生规律的研究. 汪锐辉,潘华,程奀莲,洪豹元,朱桂兰,叶金水,梁玉勇. 2014

[16]亚致死剂量联苯菊酯对茶尺蠖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丰静,李良德,李慧玲,曾明森,吴光远. 2019

[17]茶尺蠖普通气味结合蛋白EoblGOBP2与茶树挥发物的结合功能研究. 崔宏春,张林雅,陈玲,余继忠,李红亮. 2014

[18]硅处理茶树对茶尺蠖取食的调控作用. 李荣林,杨亦扬,万青,李欢,胡振民,李全华,蒋川花. 2018

[19]茶树茉莉酸羧基甲基转移酶基因(CsJMT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曹克梅,杨春,郭燕,陈娟,李燕,梁思慧,林开勤,乔大河,陈正武. 2021

[20]一株金龟子绿僵菌对茶尺蠖的致病力和胞外酶活性. 陈峰,王长方,王俊,陈文乐,胡进锋,吴玮,姚锦爱.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