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科植物共生真菌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文宏
作者: 杨文宏;黄杏娥;王玲;郭承刚;汤王外;和寿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兰科植物;共生真菌;多样性和专一性;种子萌发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24 年 12 期
页码: 25-27
摘要: 兰科植物种子体积微小且无胚乳,数量巨大,通常一颗蒴果内有上万粒种子。自然状态下兰科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只有依赖共生真菌菌丝侵入才能获得,因此高度依赖于共生真菌。兰科共生真菌促进兰花原球茎、幼苗生长发育、帮助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从国内外兰科植物共生真菌的分离鉴定、种类、多样性和专一性、共生萌发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进一步为研究兰科植物种子萌发、野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选育新品种、兰花种植产业化以及次生代谢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分类号: S682.31
- 相关文献
[1]兰科菌根真菌对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 Schltr.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陈晓芳,刘准,陶刚,朱英,刘作易. 2012
[2]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土壤微生物和养分的影响. 黄玺,李秀璋,柴青,李春杰. 2013
[3]不同培养基对禾草内生真菌Epichloё生长与产孢的影响. 柳莉,李秀璋,郭长辉,李春杰. 2015
[4]灰飞虱共生真菌P450过量表达介导的吡虫啉抗药性. 张月亮,刘宝生,王利华,侍甜,方继朝. 2021
[5]生姜共生真菌的分离及其体外抑菌效应初探. 刘增亮,汪茜,宋娟,周双云,车江旅,陈廷速. 2019
[6]印度块菌、夏块菌与化香树合成菌根苗技术初探. 苏开美,李树红,杨丽芬,赵静,赵永昌. 2012
[7]黑孢块菌与华山松合成菌根苗技术初探. 苏开美,张小雷,李富民,李娥贤,李树红. 2017
[8]印度块菌与园叶杨合成菌根苗技术初探. 张小雷,李树红,李世彪,杨丽芬,马美芳,苏开关. 2011
[9]夏块菌与青刚栎形成外生菌根形态变化的研究. 胡弘道,苏开美,柴红梅. 2010
[10]波氏块菌与锥连栎合成菌根苗技术初探. 张华,胡弘道,杨丽芬,苏开美. 2013
[11]珍稀药用兰科植物白及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王晓敏,吴明开,罗晓青. 2011
[12]3种兰科植物种胚的形态发育特征观察. 吴明开,李晶,沈志君,刘作易. 2011
[13]西南地区市场冰球子分子鉴定. 朱英,杨友联,黄永会,刘永翔,张丽娜. 2016
[14]兰科植物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内生真菌多样性分析. 刘准,陶刚,刘作易,朱英. 2013
[15]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区系研究. 吕月良,陈璋,庄西卿. 2009
[16]白芨属种质资源的SRAP标记分析. 朱英,刘永翔,黄永会,陶刚,杨琳,刘作易. 2012
[17]西藏野生兰科植物名录整理和修订. 王喜龙,土艳丽,朱荣杰,文雪梅. 2018
[18]珍稀濒危兰科植物移植保育研究进展. 王喜龙,朱荣杰,土艳丽,文雪梅. 2018
[19]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研究进展. 范黎,郭顺星. 1998
[20]海南兰科植物研究杂记(Ⅲ). 黄明忠,王毅,王清隆,李仕宁,谌振,杨光穗.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生物降解地膜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傅玺豪;朱建强;范先鹏;闫仁凯;张志毅;王玲;倪承凡
关键词:生物降解地膜;降解材质;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生长发育
-
恶臭假单胞菌HB3S-20在棉花中的定殖及诱导抗性研究
作者:金利容;许冬;王玲;丛胜波;李文静;杨妮娜;尹海辰;黄薇;万鹏
关键词:恶臭假单胞菌;棉花;定殖;诱导抗性
-
霞脆桃在丽江地区引种栽培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汤王外;郭承刚;黄杏娥;徐春莲;郭应杰;杨文宏;苏畅;曹杨;王玲;和寿星
关键词:霞脆;丽江;引种表现;栽培技术
-
云南独蒜兰生物学特性 濒危原因及保护对策
作者:郭承刚;汤王外;和寿星;黄杏娥;郭应杰;杨文宏;苏畅;曹杨;王玲;徐春莲
关键词:云南独蒜兰;生物学特性;濒危原因;保护对策
-
冀中南花生规模化种植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王玲;贾然;宋亚辉;贾新旺
关键词:冀中南;花生;规模化;轻简化;栽培
-
常温下不同包装方式对甘薯抑芽作用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蒋汉蓉;贺立红;王玲;戴凡炜;陈敏惠;陈于陇
关键词:甘薯;芽抑制;包装;采后品质
-
自发气调包装对鲜食竹笋采后贮藏品质和木质化的影响
作者:罗政;傅红光;戴凡炜;王玲;陈飞平;叶明强;戚英伟;陈于陇
关键词:竹笋;气调包装;真空包装;木质化;无氧呼吸;褐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