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玫瑰葡萄不同日灼敏感物候期及日灼进程果实形态学与相关组分差异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秦镜植

作者: 秦镜植;李群贤;何思婷;梁雲珍;范旭园;黄泳碧;钟挺威;何建军;白扬;朱秀梅;韩佳宇;白先进;王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巨玫瑰葡萄;两收栽培;日灼进程;日灼敏感性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9-9980

年卷期: 2024 年 41 卷 06 期

页码: 1135-11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索巨玫瑰葡萄不同物候期日灼敏感差异的生理机制及不同日灼进程的果实形态学与相关组分变化。【方法】以一年两收栽培巨玫瑰葡萄夏果和冬果两个生长季各物候期的果实为试材,采用强光高温加热灯对果实进行人工诱导日灼处理,测定其发生日灼时的表面阈值温度和诱导一定时间后的日灼发生率,确定巨玫瑰葡萄不同物候期的日灼敏感性。观察和测定不同日灼敏感物候期的葡萄果实正常果以及不同日灼进程果实的解剖结构、总酚含量及矿质元素含量。【结果】一年两收栽培下巨玫瑰葡萄的夏果与冬果日灼较敏感的物候期均为E-L 31-32时期,相同人工诱导时间处理后冬果的日灼发生率显著低于夏果。日灼不敏感期(E-L 36)较日灼敏感期(E-L 31-32)的果实表皮细胞更大、角质层更平滑、排列更紧密整齐、淀粉粒更少。同时,日灼不敏感物候期中K、Ca、Mg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日灼敏感物候期,而总酚含量显著低于日灼敏感物候期,冬果中K、Ca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夏果,而N、P元素含量显著低于夏果。在人工诱导果实日灼进程中,重度日灼果中N、P、K、Ca和Mg元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果。【结论】巨玫瑰葡萄在两收栽培模式下,夏果和冬果对日灼较敏感时期均为E-L 31-32时期,且冬果在一定程度上日灼敏感性低于夏果。巨玫瑰葡萄在不同物候期对日灼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这与果实解剖结构的蜡质层和表皮细胞壁特性、果实中的总酚含量有关,同时,日灼敏感性也与果实中K、Ca元素含量呈负相关,与N、P元素含量呈正相关。因此,在生产上预防巨玫瑰葡萄日灼可考虑在其日灼敏感物候期(E-L 31-32)前增施K、Ca肥。

分类号: S663.1

  • 相关文献

[1]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巨玫瑰葡萄夏果品质的影响. 谢太理,张瑛,林玲,白先进. 2013

[2]不同类型果袋对‘巨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刘鑫铭,许鲁杰,陈婷,王建超,朱素芳,雷龑. 2017

[3]GA_3与TDZ组合对巨玫瑰葡萄果实理化指标和苦涩味物质含量的影响. 程大伟,陈锦永,顾红,黄海娜,靳路真,张威远,张洋,郭西智. 2018

[4]巨玫瑰葡萄不同生育阶段养分需求特性研究. 史祥宾,刘凤之,王孝娣,王小龙,王宝亮,王志强,冀晓昊,王海波. 2021

[5]砧木对巨玫瑰葡萄生长与果实性状的影响. 程建徽,吴江,吴永华,雷鸣. 2008

[6]PDJ对'巨玫瑰'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 马文瑶,程大伟,黄海娜,陈锦永,杨英军. 2019

[7]巨玫瑰葡萄花粉生活力研究. 刘晓,陈建. 2014

[8]PDJ对‘巨玫瑰’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 马文瑶,程大伟,黄海娜,陈锦永,杨英军.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