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氧处理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露

作者: 张露;吴龙龙;黄晶;田仓;祈军;张均华;曹小闯;朱春权;孔亚丽;金千瑜;朱练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增氧灌溉;微生物生物量;氮循环强度;氮素转化相关酶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22 年 36 卷 004 期

页码: 410-4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增氧方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中旱221(旱稻)、中浙优8号(水稻)和IR45765-3B(深水稻)为材料,研究微纳米气泡水增氧灌溉、干湿交替灌溉、淹水灌溉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土壤氮代谢作用强度和土壤氮素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微纳米气泡水增氧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可以显著提高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中旱221、中浙优8号和IR45765-3B的增氧处理较淹水灌溉处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分别增加了30.0%~46.1%和7.1%~92.1%,并且增氧处理降低了3个水稻品种的微生物量碳氮比;与淹水灌溉相比,微纳米气泡水增氧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有助于提高稻田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羟胺还原酶活性,降低硝酸还原酶活性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结论]微纳米气泡水增氧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改善稻田土壤的氧化特性,提高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和硝化强度,有助于改善土壤环境和肥力状况,协调了C、N代谢的平衡.

分类号: S154.3`S511

  • 相关文献

[1]增氧灌溉系统的优化设计. 于珍珍,汪春,李嘉熙,刘少东,王宏轩. 2019

[2]放牧对草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苟燕妮,南志标. 2015

[3]不同放牧梯度下草甸草原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研究. 闫瑞瑞,闫玉春,辛晓平,杨桂霞,王旭,张保辉. 2011

[4]增氧灌溉对大棚甜瓜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高强,周勃,任海龙,符小发. 2020

[5]增氧灌溉对棉花营养特征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饶晓娟,付彦博,黄建,冯耀祖,王治国. 2018

[6]不同氧浓度下灌溉系统中溶解氧变化规律. 饶晓娟,王治国,付彦博,孟阿静,冯耀祖,蒋平安. 2017

[7]增氧灌溉对氧气扩散速率和冬小麦养分利用的改善研究. 臧明,雷宏军,刘鑫,潘红卫,徐建新. 2020

[8]增氧灌溉对水稻生理特性和后期衰老的影响. 朱练峰,刘学,禹盛苗,欧阳由男,金千瑜. 2010

[9]减氮和增氧灌溉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张露,梁青铎,吴龙龙,黄晶,田仓,张均华,曹小闯,朱春权,孔亚丽,金千瑜,朱练峰. 2023

[10]增氧灌溉技术研究现状与智能化发展趋势分析. 温昊阳,于珍珍,汪春,张冬梅,王宏轩,邹华芬. 2023

[11]增氧灌溉下配施硝化抑制剂对水稻生长、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陈书融,朱练峰,秦碧蓉,王婕,朱旭华,田文昊,朱春权,曹小闯,孔亚丽,张均华,金千瑜. 2025

[12]配施硝化抑制剂对增氧灌溉稻田土壤氮素变化动态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陈书融,朱练峰,秦碧蓉,王婕,田文昊,朱春权,曹小闯,孔亚丽,张均华,金千瑜. 2024

[13]河滨缓冲带植物根系和根际微生物特征及其对农业面源污染物去除效果. 尧水红,刘艳青,王庆海,肖波,宋佃丽. 2010

[14]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影响. 张继光,秦江涛,要文倩,周睿,张斌. 2010

[15]咪唑乙烟酸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 刘新刚,徐军,董丰收,盛宇. 2010

[16]不同饼肥配比对烟田土壤生物学特性及氮素转化的影响. 李亮,张佩佳,张翔,毛家伟,司贤宗,索炎炎,余琼,李琦,范艺宽. 2019

[17]长期施氮肥对黄棕壤微生物生物性状的影响及其调控因素. 王静,王磊,刘耀斌,章欢,张辉,汪吉东,吴建燕,张永春. 2021

[18]宁夏引黄灌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纪立东,郭鑫年,孙权,王锐. 2020

[19]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舒维花,蒋齐,王占军,何建龙. 2012

[20]连续3年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田小明,李俊华,王成,褚贵新,危常州.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