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非胚性成分的去除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常胜合

作者: 常胜合;徐立;李敬阳;孙威;王甲水;许桂莺;孙佩光;吴琼;金志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香蕉;胚性悬浮细胞系;非胚性成分;去除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3 年 20 期

页码: 8477-84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研究香蕉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非胚性成分的去除方法。[方法]以巴西蕉的花蕾进行诱导培养后,运用孔径在250~500μm的不锈钢筛网进行过滤,并用倒置显微镜对培养物进行实时观测。[结果]运用孔径在250~500μm的不锈钢筛网能够有效去除悬浮细胞系中的褐化坏死组织和分生组织小球,但如果在悬浮细胞系诱导后3 d立即进行去除,则易使之后胚性细胞的增殖变得困难;如果在悬浮细胞系诱导后14 d左右去除,则褐化坏死组织释放的酚类物质很容易损伤并杀死正在增殖的胚性细胞。悬浮细胞系诱发后7 d是一个比较恰当的过滤去除时间点。[结论]在培养的过程中,将悬浮细胞系定期放置在倒置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用移液器能将液泡化的细胞和胚去除。在操作前,需将倒置显微镜放置在超净工作台内,用紫外线长时间照射进行表面灭菌。这样即可以将悬浮细胞系中的非胚性成分过滤去除,又能预防感染。

分类号: S668.1

  • 相关文献

[1]提高香蕉胚性愈伤诱导成功率的可能途径. 常胜合,徐立,李敬阳,孙威,王甲水,许桂莺,孙佩光,吴琼,金志强. 2013

[2]香蕉胚性悬浮细胞分化能力及染色体数目变异研究. 洪林,劳世辉,梁国鲁,魏岳荣,刘正富. 2012

[3]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向太和,钟华鑫,梁海曼,颜秋生,张雪琴. 1995

[4]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Ⅱ.氨基酸、多胺及内源激素的变化. 向太和,梁海曼,钟华鑫,颜秋生,张雪琴. 1997

[5]橡胶树热垦525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其胚性能力的维持. 戴雪梅,彭素娜,成镜,顾晓川,黄天带. 2024

[6]不同外植体对橡胶树原生质体分离和再生的影响. 戴雪梅,黄天带,李季,杨先锋,黄华孙. 2014

[7]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的细胞学研究. 向太和,杨剑波,吴李君,吴家道,钟华鑫,梁海曼,颜秋生,张雪琴. 1993

[8]不同加工方式对豇豆中毒死蜱残留量的影响. 王向未,仇厚援,陈文学,王强,袁玉伟. 2012

[9]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动态与降解去除方法概述. 邓金花,刘腾飞,杨代凤,顾俊荣,董明辉. 2012

[10]不同体系改性粘土对浒苔(Ulva prolifera)微观繁殖体去除及萌发的影响. 张悦,宋秀贤,李靖,曹西华,俞志明. 2016

[11]农产品中残留农药的降解去除方法研究进展. 杨丽维,陈颖,张峻. 2013

[12]烹食过程对蔬菜中五种农药残留的动态影响. 王璐,罗铭,彭祎. 2014

[13]基于Landsat影像自身特征的薄云自动探测与去除. 李存军,刘良云,王纪华,宋晓宇,王人潮. 2006

[14]制粉和分层研磨对小麦中赭曲霉毒素A的去除效果. 彭春红,王丽,安凤平,李淑荣,罗红霞,王强. 2016

[15]蔬果农药残留去除研究与应用. 陈晓娟,王忆,陈庆华. 2020

[16]鲍壳体附着物去除切削工具选择及工艺参数优化. 徐文其,倪锦. 2017

[17]自生物絮团养殖池分离具有亚硝酸盐去除功能的细菌及其鉴定和特性. 王志杰,胡修贵,刘旭雅,宋晓玲,马甡,黄倢. 2015

[18]菠菜中残留的两种农药在几种家庭处理方式中的去除. 王运浩,郑永权,董丰收,刘新刚,姚建仁. 2008

[19]不同加工方式对鲜食黄花菜中戊唑醇残留量的去除效果研究. 唐树怀,邓毅书,刘艳春,浦恩堂,吴志云,代雪芳,马强. 2023

[20]海洋沉积物中反硝化细菌的分离及去除硝酸盐氮的模拟试验(英文). 全为民,沈新强,甘居利,沈晓盛,陈亚瞿.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