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幼苗期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静

作者: 王静;孙磊;张成军;陈国祥;王萍;施大伟;吕川根;许所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稻;低温处理;光系统Ⅰ;光系统Ⅱ;类囊体膜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6 年 32 卷 07 期

页码: 1049-10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常规低温敏感型杂交稻汕优63和超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幼苗期对低温胁迫的抗性,处理低温为10℃,以常温25℃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水稻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类囊体膜PSⅠ、PSⅡ活性明显下降,类囊体膜的室温吸收光谱、发射光谱也明显下降。低温使两优培九的O 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下降,而汕优63却出现相反的结果;同时,SOD的活性与对照相比两品种都有所提高,而CAT活性则是两优培九高于对照,汕优63低于对照。这些指标的变化幅度都是汕优63较明显。低温处理后,两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都上升,但两优培九增幅较汕优63高。SDS-PAGE表明,低温处理后可溶性蛋白条带增多,但类囊体膜蛋白条带没有明显的增加。对照组中,除了PSⅠ和PSⅡ活性外,其余各项指标都是汕优63较两优培九高,意味着幼苗期的两优培九光合功能虽不如汕优63高,但其对低温的抗性较汕优63强。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生长光强对黄瓜叶片光合机构活性影响研究. 罗蛟,丁新宇,徐燕妮,王俊彦,张强,孙山,李玉婷,高辉远,张子山. 2022

[2]水分胁迫对高产杂交稻功能叶光能转换特性的影响. 刘少华,陈国祥,吕川根,杨艳华. 2010

[3]两种生态型黄瓜幼苗光系统Ⅰ抗氧化酶对弱光的响应. 米国全,刘丽英,金宝燕,张振贤,任华中. 2011

[4]藻胆体与类囊体膜之间的能量传递研究进展. 臧晓南,张学成,袁定阳,赵炳然,谭炎宁. 2015

[5]类囊体膜对光胁迫的适应机制. 陈茹,朱丽,侯昕. 2021

[6]壳聚糖对低温处理下水稻剑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陈国祥,吕川根,程嘉翎. 2010

[7]水稻剑叶类囊体膜蛋白复合物的蓝绿温和胶电泳分析. 叶露幻,郑宝刚,沈唯军,陈国祥,吕川根. 2013

[8]低聚壳聚糖处理对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类囊体膜特性的影响. 孙磊,陈国祥,程嘉翎,吕川根. 2009

[9]根际pH值对杂交稻幼苗光能转化特性的影响. 刘少华,陈国祥,吕川根,杨艳华,邵志广,王娜. 2003

[10]海藻酸钠寡糖对菜心类囊体膜组成及特性的影响. 张运红,和爱玲,孙克刚,胡霓红,吴礼树. 2016

[11]高梁靶斑病菌侵染对高粱光系统Ⅱ的影响. 张园园,徐秀德,王振东,张立军,王丽娟,徐婧,刘可杰. 2012

[12]水稻耐光抑制种质的简易筛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焦德茂,季本华,童红玉,吴荣生,陈炳松,朱献玳,严建民,仲维功. 1994

[13]干旱复水激发玉米叶片光系统Ⅱ性能的生理补偿机制. 高杰,李青风,薛吉全,张仁和. 2016

[14]铜胁迫对苋菜叶片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 林碧英,谢秋梅,林义章,朱海生,李永裕. 2011

[15]不同鲜食葡萄品种的高温逆境应答反应研究. 查倩,奚晓军,和雅妮,蒋爱丽. 2018

[16]水稻镁原卟啉Ⅸ甲基转移酶突变对光系统Ⅱ的影响. 王颖,魏玲霞,洪潇,黄英金,王兆海. 2018

[17]黑暗诱导衰老对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旗叶光系统Ⅱ功能的影响. 杨程,张德奇,杜思梦,邵运辉,方保停,李向东,岳俊芹,张素瑜. 2018

[18]内源水杨酸参与黄瓜叶片光合系统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李亮,董春娟,尚庆茂. 2013

[19]遮荫对刺五加叶片光合特性及光系统Ⅱ活性的影响. 王振兴,范书田,杨义明,艾军,张庆田,何伟. 2015

[20]大豆C_4途径与光系统Ⅱ光化学功能的相互关系. 李卫华,卢庆陶,郝乃斌,戈巧英,张其德,蒋高明,杜维广,匡廷云.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