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壤分类四十年的发展道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鸿翔
作者: 黄鸿翔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土壤肥料
ISSN: 1002-0616
年卷期: 1989 年 04 期
页码: 1-6
摘要: 我国的土壤分类从二十年代到新中国成立,主要受当时美国土壤分类学派的影响.解放四十年来.中国土壤学家在学习苏联地理发生学派土壤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努力开创自己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五十年代后期曾在总结中国农民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了农业土壤学的分类体系.六十年代以来,首先开始了地理发生学派与农业土壤学派两种分类体系的融合,后来又不断吸收了美国诊断土壤学派的长处,逐步形成了具中国特色的土壤发生分类系统。近年也有人试图在美国诊断分类学基础上融合其他学派的优点建立中国的土壤系统分类。进行学派的融合,实现土壤分类的指标化、数据化是中国土壤学家继续努力的方向。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关于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建议
作者:黄鸿翔
关键词:
-
增施有机肥施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黄鸿翔
关键词:
-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必须重视三项基础建设
作者:黄鸿翔
关键词:
-
关于开发土壤碳库固碳减排潜力的几点思考
作者:黄鸿翔
关键词:土壤碳库;潜力;技术选择
-
关于我国恢复和发展绿肥若干问题的思考
作者:曹卫东;黄鸿翔
关键词:绿肥;作用;潜力;问题;对策
-
关于我国“数字土壤”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作者:龙怀玉;张维理;黄鸿翔;张认连;徐爱国;辛景树
关键词:数字土壤;土壤数据库;信息技术
-
卖公车、发补贴 弊大于利
作者:黄鸿翔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