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上主要实蝇类害虫PCR-RFLP分子鉴定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明月

作者: 吴明月;王文璐;王少丽;张友军;谢文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关键词: 瓜实蝇;南亚果实蝇;橘小实蝇;线粒体;分子鉴定;限制性内切酶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1199-12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针对实蝇幼虫快速鉴定的技术方法,并应用该技术以明确我国瓜果上主要实蝇类害虫的优势种。【方法】以我国瓜果蔬菜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Coquillett)、南亚果实蝇Bactrocera tau Walker和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为对象,基于3种实蝇种间存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因子(mt COⅠ)基因的序列差异,利用3种限制性内切酶SapⅠ、BsmⅠ和SacⅠ酶切识别这些差异序列的特异性酶切位点,根据酶切后mtCOⅠ基因片段大小不同,对3种实蝇进行快速的鉴定识别,并进一步应用此技术对来自我国7省11市的7种瓜菜和2种水果上的21份实蝇幼虫样本进行鉴定。【结果】通过单独或组合酶切的方式建立了一套针对瓜实蝇、南亚果实蝇和橘小实蝇的PCR-RFLP快速分子鉴定技术,并将此方法应用于田间监测。田间鉴定结果表明,湖北、湖南、浙江等地区危害瓜菜的实蝇主要是南亚果实蝇,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瓜菜上的实蝇种类主要是瓜实蝇,且瓜实蝇和南亚果实蝇存在寄主重叠现象,云南危害火龙果和芒果等水果上的实蝇主要是橘小实蝇。【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瓜实蝇、南亚果实蝇和橘小实蝇的识别鉴定方法,因不受虫体、虫态的影响,且具有低成本、高效、快速、重复性好的特点,适用于田间瓜果上实蝇样本的快速诊断检测。依据田间鉴定结果,预测近年来瓜实蝇可能有逐渐向北扩散的趋势。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南亚果实蝇对柑橘的为害观察. 张小亚,陈国庆. 2012

[2]我国主要瓜类实蝇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曾宪儒,覃江梅,龙秀珍,高旭渊,刘吉敏,韦德卫,于永浩. 2019

[3]黄岩地区南亚果实蝇和瓜实蝇的发生代数预测及种群动态. 张小亚,陈国庆. 2012

[4]三亚瓜类作物上实蝇优势种类鉴别及不同诱捕处理的效果. 刘勇,黄伟康,吴乾兴,王爽,黄国宋,叶其宏,罗丰,王少丽,孔祥义. 2019

[5]寄主对蝇蛹俑小蜂发育及寄生效能的影响. 刘欢,李磊,牛黎明,张方平,韩冬银,符悦冠. 2016

[6]不同寄主植物对南亚果实蝇行为趋性及发育的影响. 张小亚,陈国庆,孟幼青,黄振东. 2012

[7]寄主植物对南亚果实蝇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的影响. 吴开元,陈红松,王国全,田震亚,朱丽珊,李汝雯,周忠实. 2024

[8]南亚果实蝇国内研究进展. 张艳,陈俊谕. 2018

[9]南亚果实蝇对不同品种西葫芦的产卵选择及生长适应性. 李貌,陈婷,张金龙,李娟,韦晓曼,陈国华,张晓明. 2024

[10]基于交配型基因的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鉴定双孢蘑菇核型. 冯志勇,陈辉,汪虹,黄建春,郝海波,王倩,宋晓霞,隽加香,张津京. 2019

[11]河南省白灵侧耳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 孔维威,袁瑞奇,康源春,张玉亭,周舒浩,常晓超,刘洋洋. 2022

[12]利用特异性SNP位点鉴定花生杂交F_1代真假杂种. 韩燕,马登超,刘译阳,崔凤,孙秀芹,李荣冲,万书波,李国卫. 2016

[13]副溶血性弧菌O抗原的分子分型研究. 孟松松,赵峰,周德庆. 2015

[14]伊氏锥虫动基体DNA微环的研究. 郑韧坚,王云飞,沈杰,王爱华,周勇志. 1995

[15]4种根结线虫的rDNA-ITS研究. S.A.Subbotin,MauriceMoens. 2004

[16]mtCOI PCR-RFLP技术鉴别中国入侵型和土著型烟粉虱种群的有效性分析. 刘美刚,杨小红,林克剑,马伟华,王沫. 2012

[17]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基因组DNA制备技术. 陈献伟,王会,关伟军,高剑峰. 2010

[18]改进的拟南芥CAPS标记方法. 苑克俊. 2005

[19]mtCOIPCR-RFLP技术鉴别中国入侵型和土著型烟粉虱种群的有效性分析. 刘美刚,杨小红,林克剑,马伟华,王沫. 2012

[20]DNA双链区的切割导致碱变性超螺旋质粒pBR322的分子内结节(英文). 田磊,苏小运,张臻峰,黄熙泰.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