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浸种处理对玉米叶色值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海林

作者: 李立;柳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EM;玉米;叶绿素含量;SPADR

期刊名称: 生命科学仪器

ISSN: 1671-7929

年卷期: 2007 年 09 期

页码: 26-28

摘要: 以玉米品种农大108为试验材料,用SPAD-502仪分别测定了不同浓度EM稀释液浸种处理后的叶色值。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不同浓度EM(有效微生物群)稀释液浸种及在玉米拔节期叶面喷施并灌根,可显著提高玉米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并遴选出玉米施用EM的最佳浓度为500倍稀释液。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EM浸种处理对玉米叶色值的影响. 李立,柳立. 2007

[2]EM浸种对玉米苗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立,廖欣军. 2007

[3]EM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李立,欧阳西荣. 2012

[4]玉米叶绿素含量基因效应分析. 李洪涛,许瀚元,李景芳,祝庆,迟铭,王军. 2019

[5]应用近地成像高光谱估算玉米叶绿素含量. 张东彦,刘镕源,宋晓宇,徐新刚,黄文江,朱大洲,王纪华. 2011

[6]不同玉米品种生育期叶片SPAD值的比较. 王囡囡. 2020

[7]玉米棒三叶叶绿素含量遗传分析. 何兵,郭向阳,吴迅,刘颖,王安贵,刘鹏飞,高媛,涂亮,祝云芳,陈泽辉. 2020

[8]玉米自交系苗期氮敏感基因型差异分析. 许振华,谢传晓,吴永升,李明顺,李新海,张德贵,白丽,郝转芳,张世煌. 2010

[9]施肥比例及施肥量对玉米吸肥的影响及增产机理. 杨玉画,褚清河,杜慧玲. 2004

[10]基于多光谱影像的单红边波段叶绿素指数验证. 李宗南,蒋怡,黄平,董秀春,王昕,魏来,刘忠友. 2019

[11]硅钙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张磊,王玉峰,陈雪丽,谷学佳. 2011

[12]基于图像处理的玉米叶色分级及其与光合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李长生,王国宏,姜敏,孙权,张春宇,林凤. 2012

[13]基于相对叶绿素含量的玉米自交系氮敏感性鉴定与评价. 马庆,王慧,韦新兴,吴永升. 2015

[14]外源ABA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叶片光合能力及气孔开度的影响. 郭金生,曹丽茹,张新,张前进,魏良明,王振华,鲁晓民. 2019

[15]不同施氮模式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晓菁,李中方,臧贺藏,张杰,胡峰,李国强,冯晓,赵晴,郑国清. 2015

[16]栽培模式对玉米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及产量的影响. 闫飞燕,石达金,吕巨智,钟昌松. 2014

[17]玉米叶片光合生理与抗旱性关系研究. 白向历,孙世贤,刘明,杨国航,张振平,齐华. 2009

[18]EM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1). 刘思宇,倪淑君,蒋欣梅*,于锡宏*,刘剑辉,贾云鹤. 2013

[19]EM秸杆饲料研究与应用概况. 龙忠富. 1999

[20]EM和AM微生物菌剂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芦满济,王续程,王一禾.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