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杂交种吉杂319及其亲本RuBPCase活性和根伤流特性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奕含

作者: 周奕含;王江红;吕鹏飞;周紫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粱;RuBPCase活性;伤流强度;硝态氮强度;铵态氮强度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科学

ISSN: 1003-8701

年卷期: 2020 年 006 期

页码: 24-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高粱杂交种吉杂319及其母本不育系515A和父本恢复系501R为材料,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种植,于开花期取样测定叶片RuBP羧化酶(RuBPCase)活性、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根系伤流强度以及伤流液硝态氮(NO3--N)强度、铵态氮(NH4+-N)强度和可溶性蛋白强度,分析吉杂319与其亲本间叶绿素相对含量、RuBPCase活性以及根伤流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杂交种吉杂319叶片RuBPCase活性、根伤流强度、伤流液NO3--N强度、NH4+-N强度和可溶性蛋白强度显著高于其母本不育系515A和父本恢复系501R,分别是其高亲叶片RuBPCase活性、根伤流强度、伤流液NO3--N强度、NH4+-N强度和可溶性蛋白强度的1.34倍、1.24倍、1.17倍、1.16倍和4.04倍,差异显著(P<0.05),具有显著的超高亲杂种优势;杂交种吉杂319叶片叶绿素含量具有超中亲杂种优势。说明高粱杂交种吉杂319叶片光合代谢和根系吸收代谢能力要显著高于其亲本,这为其获得高产奠定了生理基础。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二氢卟吩铁对花针期干旱及复水后花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陈嘉敏,刘瑞显,张国伟,李佳男,杨长琴,王飞兵,束红梅,陈新红. 2023

[2]不同籼稻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及根系活力. 罗德强,江学海,周维佳,王学鸿,涂丹,李敏,姬广梅. 2013

[3]土壤改良剂对冷浸田水稻根系活力及产量的影响. 董稳军,郑华平,黄旭,解开治,徐培智,张仁陟. 2013

[4]番茄不同基质无土栽培的增产效果及生理分析. 阙瑞芬,张德威,徐志豪,纽根花,牟咏花. 1991

[5]不同滴灌模式对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徐晨,李前,于江,赵洪祥,闫伟平,孙宁,张治安,张丽华,边少锋. 2023

[6]不同穗型水稻伤流强度的比较研究. 董家胜,尹海庆,赵全志. 2006

[7]一次性施用控释肥对水稻根系活力及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 唐拴虎,徐培智,陈建生,艾绍英,张发宝,黄旭. 2007

[8]高粱DNA导入小麦后代的和面仪曲线变化. 王晓娟,李兴林,倪建福,王亚馥. 2000

[9]不同高粱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筛选与鉴定. 吴奇,周宇飞,高悦,张姣,陈冰嬬,许文娟,黄瑞冬. 2016

[10]高粱遗传图谱构建及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葛占宇,马尚耀,成慧娟,严福忠,王立新,王岩. 2012

[11]高粱抗蚜的分子标记RAPD初步分析. 李玥莹,徐兰兰,邹剑秋. 2006

[12]不同施氮水平对高粱子粒淀粉积累规律的影响. 葛占宇,马尚耀,成慧娟,严福忠,王立新,张姼,隋虹杰,潘映雪. 2016

[13]吉林省高粱生产现状及主要问题. 周紫阳,马英慧,李光华,王江红,周连生. 2009

[14]酿造用高粱新品种辽粘3号. 王德生. 2010

[15]无融合生殖研究及其在高粱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张福耀,平俊爱,程庆军,杜志宏,牛天堂. 2000

[16]高粱SSA-1无融合生殖特性及其遗传分析. 张福耀,孟春刚,阎喜梅,郑晋波,平俊爱,王立新,韦耀明,牛天堂,吴树彪. 1997

[17]高粱SSR分子标记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李玥莹,邹剑秋,徐秀明. 2007

[18]高粱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 王德生. 2013

[19]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高粱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肖军,石太渊,郑秀春,段有厚. 2004

[20]高粱不育系124A的选育. 王金艳,杨立国,李刚,李智勇.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