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特种水稻种质资源光合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晓丽

作者: 王强;陈雷;唐茂艳;吕荣华;郭辉;梁天锋;高国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特种稻;种质资源;东南亚;光合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6 年 17 卷 06 期

页码: 1008-10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东南亚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种植与消费习惯,孕育了大量的特种水稻资源,如有色稻、糯稻和香稻等。这些资源长期在相对封闭的区域种植,基因高度纯合,表型十分稳定,是进行遗传和生理特性研究的良好材料。本研究对56份越南、老挝、柬埔寨的特种水稻资源进行光合指标测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光合速率(Pn)和光合功能期差异(RSP)均表现为极显著水平,均值分别为27.15μmol/m2·s和35.3 d;进一步对这两个指标进行二维排序绘制象限图,从中筛选出了Pn和RSP均值较高的种质资源14份,占总数的25%,这些高光效特种稻种质资源可作为特种品种选育的中间材料,同时也可为光合机理研究、高光效基因定位等提供基因资源。探讨了特种稻光合速率与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其中,C1、C2、C29、C43、C49、C54、C56、C59、C60和C62株型为中间类型、叶片颜色为绿色或深绿、剑叶状态为中间类型或直立,其光合速率相对高一些,为潜在的高光效育种材料。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特种稻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展望. 全东兴,韩龙植,南钟浩,元东林. 2004

[2]中国特种稻的研究利用现状与前景. 张建明,朴钟泽,陆家安,张承妹. 2002

[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特种稻种质资源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张丽丽,李振宇,陈广红,王绍林,夏明,郑英杰,王莹,王彤,毛艇,于亚辉. 2024

[4]东南亚国家引进水稻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吕荣华,唐茂艳,王强,陈雷,郭辉,梁天锋,高国庆. 2018

[5]4个东南亚国家水稻种质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吕荣华,王强,唐茂艳,陈雷,郭辉,梁天锋,高国庆. 2017

[6]开发特种米 丰富食文化──中国特种稻米的主要类型与开发利用. 应存山,钟代彬. 1996

[7]桂中稻区优质特种稻米的研究进展. . 2012

[8]特种稻新品种红香一号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周舰,崔龙万,全东兴. 2009

[9]特种水稻育种的研究现状与对策. 王玉娟. 2013

[10]开发特种米 丰富食文化──中国特种稻米的主要类型与开发利用. 应存山,钟代彬. 1996

[11]两系特种稻紫两优737高产制种技术. 游晴如,董练飞,王洪飞,董瑞霞,廖发炼,黄庭旭,郑建华. 2019

[12]特种稻品种海丰黑糯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唐清杰,王惠艰,严小微. 2018

[13]优质紫香糯龙晴4号的紫色和香味的基因型分析. 王军,杨金欢,杨杰,范方军,朱金燕,仲维功. 2011

[14]紫米型新品种丽人紫的选育. 黎用朝,刘三雄,李小湘,黄海明,黄为,阳标仁,刘利成,张黎光. 2015

[15]多抗基因聚合的特种稻海丰黑糯2号抗病虫鉴定和分子标记检测. 唐清杰,韩义胜,严小微. 2018

[16]功能性特种稻紫黑米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探讨. 张杰. 2012

[17]紫黑色特种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坤两优22. 张志英,陈春莲,李伟荣,彭志勤,杨平,刘伟定,吴延寿. 2020

[18]特种稻品种S1035及高产栽培技术. 阳标仁,黄凤林,郑瑞丰,张家清,杨天铭,刘欢欢,王金隆,王子平. 2023

[19]特种稻新品种黑糯一号选育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郭晞明,全东兴,刘凤杰. 2008

[20]特种优质稻品种新稻3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布哈丽且木,王奉斌,袁杰,张燕红,孝荣,梁乃亭.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