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Real-Time PCR评价花生田间金龟子绿僵菌的存活能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兴佳

作者: 农向群;曹广春;刘迅;王广君;张泽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种群动态;定量分析

期刊名称: 菌物学报

ISSN: 1672-6472

年卷期: 2013 年 32 卷 04 期

页码: 710-7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能够对金龟子绿僵菌在花生田间的存活能力进行精确的定量研究,通过比对真菌ITS序列,设计出针对金龟子绿僵菌的特异性引物,并建立金龟子绿僵菌Real-Time 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标准品在拷贝数为8.49×103–8.49×109copies/μ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3.257x+6.969,相关系数为R=0.9980,扩增效率E=102.8%,检出痕量为20个孢子/g土壤。以Real-Time PCR方法和平板稀释法,分别对花生根部施用金龟子绿僵菌后不同时期的土壤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测的金龟子绿僵菌数量变化趋势相似,施用的金龟子绿僵菌在根围与根际都呈现先快速下降后缓慢回升的趋势,90d时金龟子绿僵菌DNA量和CFU值均下降至初始的10%以下,之后出现回升;根际的金龟子绿僵菌相对地下降较慢而回升较快,在120d时可恢复到初始的52.17%和38.65%,显著高于根围的数量。试验建立的Real-Time PCR体系可用于金龟子绿僵菌土壤宿存的定量检测,而且适用于低含量的检测。

分类号: S476.12

  • 相关文献

[1]用Real-TimePCR评价花生田间金龟子绿僵菌的存活能力. 农向群,曹广春,刘迅,王广君,张泽华. 2013

[2]花生田施用绿僵菌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李兴佳,冯晓洁,农向群,蔡霓,王广君,周淦,涂雄兵,张泽华. 2019

[3]两启动子影响egfp在绿僵菌中的荧光表达. 王苗苗,涂雄兵,张雄鹏,农向群,曹广春,王广君,张泽华. 2015

[4]金龟子绿僵菌在草原羊草和克氏针茅根际的种群动态和根内宿存鉴定. 王峰,农向群,李红梅,王广君,黄训兵,崔伯阳,王露,涂雄兵,张泽华. 2018

[5]绿僵菌侵染对黏虫免疫反应的影响. 张蕾,程云霞,江幸福,罗礼智. 2019

[6]不同温度下绿僵菌对东亚飞蝗3龄蝗蝻的致病力影响. 刘银民, 程雨蒙, 李红梅, 农向群, Belinda LUKE. 2019

[7]一株金龟子绿僵菌对茶尺蠖的致病力和胞外酶活性. 陈峰,王长方,王俊,陈文乐,胡进锋,吴玮,姚锦爱. 2021

[8]金龟子绿僵菌对石蒜绵粉蚧的室内毒力与防治效果. 黄鹏,陈汉鑫,姚锦爱,黄建成,余德亿. 2019

[9]东亚飞蝗FK506结合蛋白基因克隆及其免疫功能分析. 田野,李贝贝,崔志刚,农向群,张泽华,王广君,刘廷辉. 2021

[10]绿僵菌高毒力菌株的选育. 施宠,付建红,王纯利. 2004

[11]绿僵菌不同转化子毒力差异与胞外酶的相关性分析. 张彦丰,刘春琴,农向群,曹广春,王广君,刘玉升,张泽华. 2014

[12]金龟子绿僵菌油悬浮剂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 刘少兰,张昌容,班菲雪,卯婷婷,章行远,刘梅. 2021

[13]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HN1)几丁质酶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融合表达. 任文彬,张世清,黄俊生. 2009

[14]金龟子绿僵菌黏附素基因mad1的敲除及功能分析. 闫多子,蔡霓,农向群,王广君,涂雄兵,张泽华. 2021

[15]金龟子绿僵菌与吡蚜酮减量联用防控水稻白背飞虱. 姚经武,王蓓蓓,李飞,曹春霞,程贤亮. 2022

[16]蔗根土天牛高致病力绿僵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龙秀珍,曾宪儒,韦德卫,曾涛. 2014

[17]FK506结合蛋白FKBP52对金龟子绿僵菌侵染东亚飞蝗的影响. 田野,李贝贝,李霜,农向群,张泽华,刘廷辉,王广君. 2021

[18]绿僵菌黏附素MAD1体外表达及诱导花生响应的作用. 闫多子,蔡霓,王峰,农向群,王广君,涂雄兵,张泽华. 2021

[19]微波对固体培养基灭菌效果的观察. 张礼生,农向群,高松,张泽华. 2007

[20]绿僵菌MA4-37与8种农药的相容性研究. 许天委,张世清,黄俊生.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