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型与高温环境互作对杂交水稻整精米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富贤

作者: 徐富贤;周兴兵;吕强;李飞霞;张林;蒋鹏;刘茂;佘恒志;陈娇月;朱永川;熊洪;郭晓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水稻;基因型;高温环境;配合力;整精米率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43-46,52

摘要: 为了提高高温伏旱区水稻的整精米率,以3个不育系(椰香A、沪旱82S、川康606A)与5个恢复系(泸恢107、泸恢127、泸恢276、泸恢1156、泸恢6150)配制的15个杂交中籼组合为材料,分别于2021、2022年早季和晚季种植,稻谷收获后分别采用40℃和80℃干燥,研究杂交水稻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整精米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长期温度和稻谷干燥温度对整精米率的影响大,2021年水稻灌浆期气温正常,其整精米率(平均48.92%)比2022年(平均17.39%,罕见高温年景)高181.00%,稻谷干燥温度40℃处理平均整精米率(45.94%)比80℃处理(20.37%)高125.00%;恢复系对整精米率影响次之,泸恢6150所配组合整精米率最高,平均比其他恢复系所配组合高13.85%~25.34%;不育系对整精米率影响较小,其中椰香A所配组合整精米率最高,平均比其他不育系所配组合高8.97%~9.45%;不育系与恢复系的特殊配合力对整精米率影响较大,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显著高于不育系.种植季节对整精米率影响最小,晚季种植比早季种植整精米率仅高2.97%.通过恢复系改良选择对整精米率特殊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使其处于适宜灌浆期温度下,并采用适宜的温度干燥稻谷,有利于大幅度提高整精米率.

分类号: S511.034

  • 相关文献

[1]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整精米率的配合力分析. 张利华,王建军,王林友,张礼霞,金庆生,石春海. 2006

[2]利用AMMI模型分析我国杂交籼稻整精米率. 卢林,朱智伟,段彬伍. 2012

[3]杂交中稻稻谷整精米率差的因素分析. 郑家奎,朱永川,王贵雄. 2002

[4]高整精米率杂交水稻新组合旌3优177. 张涛,杨莉,蒋开锋,秦俭,曹应江,游书梅,杨乾华,万先齐,罗婧,李昭祥,高磊,郑家奎. 2017

[5]杂交水稻基因型与主要性状稳定性研究. 谢戎,邓锡洪,罗光才,赵甘林. 1993

[6]二倍体杂交稻及其同源四倍突变体生物学特性比较分析. 夏玉梅,胡远艺,詹祎捷,淡俊豪,唐宁,王耀,田钧友,曹孟良. 2023

[7]籼型杂交水稻光合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翟虎渠 ,曹树青 ,唐运来 ,张荣铣 ,盛生兰 ,龚红兵 ,杨图南. 2002

[8]籼型杂交水稻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张雪丽,莫博程,代志军,胡中立,李兰芝,郑兴飞. 2017

[9]籼型杂交水稻根系活力及其衰退特性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曹树青,邓志瑞,翟虎渠,唐运来,韩国标,张荣铣,盛生兰,龚红兵,杨图南. 2002

[10]几个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亲本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徐兴伟,张利华,王建军,王林友. 2003

[11]籼型杂交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周军,邹小云,周瑶敏. 2008

[12]基于通路分析剖析水稻农艺性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 向丽媛,徐凯,苏静,吴超,袁雄,郑兴飞,刁英,胡中立,李兰芝. 2019

[13]杂交水稻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研究. 张雪丽,张征,胡中立,郑兴飞,李兰芝. 2017

[14]杂交水稻叶瘟抗性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 张长伟,郑家奎,蒋开锋,朱永川,万先齐. 2000

[15]优质超级稻泰优99的选育及泸恢1345遗传潜势评价. 谢戎,黄富,刘成元,徐富贤,金良,叶华智. 2008

[16]杂交水稻结实率稳定性的遗传分析. 郑家奎,赵甘霖,张长伟,万先齐,朱永川. 1999

[17]灿型杂交水稻米质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研究. 周坤炉. 2000

[18]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 周绅炉,盛孝邦,阳和华,徐秋生. 1999

[19]5个籼型不育系和5个新恢复系的品质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刘光春,任鄄胜,曾桂林,蒋天刚,高方远,陆贤军,任光俊. 2014

[20]三系杂交稻优质不育系德66A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况浩池,罗俊涛,何兴材,杨扬,付均,郑军,陈光珍,曾正明.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