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菜区南美斑潜蝇对杀虫剂的敏感性监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宇航

作者: 周宇航;李凤良;金剑雪;李文红;程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瓜;菜豆;南美斑潜蝇;杀虫剂;敏感性监测

期刊名称: 中国瓜菜

ISSN: 1673-2871

年卷期: 2022 年 35 卷 005 期

页码: 42-50

摘要: 为了明确贵州菜区南美斑潜蝇对7种常用药剂的敏感性现状,在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了5个地区种群的敏感性水平,连续3年(2018—2020年)监测了抗性发展动态,并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贵州5个菜区南美斑潜蝇种群对溴氰虫酰胺(LC50值0.4656~2.9737 mg·L-1)、乙基多杀菌素(LC50值0.6533~2.3126 mg·L-1)、灭蝇胺(LC50值0.9086~2.3699 mg·L-1)的敏感性较高,对高效氯氰菊酯(LC50值12.7756~119.0539 mg·L-1)、高效氯氟氰菊酯(LC50值18.3429~189.6377 mg·L-1)的敏感性相对最低;(2)南美斑潜蝇种群对7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明显,杀虫剂的毒力次序为溴氰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灭蝇胺>阿维菌素≥甲维盐>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3)不同地区南美斑潜蝇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不显著;(4)不同年份之间南美斑潜蝇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不显著.抗性监测动态变化表明,贵阳和遵义种群对灭蝇胺、遵义种群对阿维菌素、安顺种群对乙基多杀菌素都表现出抗性加剧上升的趋势,需谨慎使用.综上所述,在贵州菜区可选择溴氰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和灭蝇胺作为防治南美斑潜蝇的有效药剂,但要注意合理使用,可选择敏感性中等的阿维菌素和甲维盐作为轮换药剂,应在调查地理区域内暂停或停止使用高效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

分类号: S642.2%S643.1%S482.3

  • 相关文献

[1]江苏、河南、安徽和山东四省小麦纹枯病菌对井冈霉素的敏感性监测. 孙海燕,丁晓菲,杜文珍,李伟,陈怀谷. 2011

[2]几种药剂防治黄瓜烟粉虱成虫田间药效试验. 陈海燕,秦双,赵海燕,吉训聪. 2015

[3]南美斑潜蝇的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 范寰,陈颖. 2004

[4]入侵害虫南美斑潜蝇在西藏首次发现及其寄生蜂调查. 潘立婷,许永强,杜素洁,王伟,Zoya YEFREMOVA,达娃,刘万学. 2019

[5]南美斑潜蝇的快速冷耐受及其生理生化效应. 张君怡,张小香,宋英,常亚文,杜予州. 2021

[6]贵州菜区南美斑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药剂筛选. 周宇航,程英,李凤良,金剑雪,李文红. 2021

[7]南美斑潜蝇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吉青战,张靠稳,雷仲仁. 2013

[8]我国蔬菜潜叶蝇寄生蜂简介(三)圆形赘须金小蜂、底诺金小蜂、斯夫金小蜂和克氏金小蜂. 雷仲仁,问锦曾. 1999

[9]南美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对Avermectin类农药的敏感性研究. 吴文伟,罗雁婕,王淑芬,何成兴,尹可锁,郭志祥,浦恩堂. 2008

[10]蚕豆上南美斑潜蝇防治指标及危害损失率测定研究. 何成兴,陶耀明,王履浙,王继萍,贾叶花,耿其勇. 2000

[11]南美斑潜蝇蛹的耐寒性研究. 雷仲仁. 2005

[12]南美斑潜蝇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何玉仙,杨秀娟,王茂明,翁启勇. 2005

[13]南美斑潜蝇及其寄生蜂消长规律. 罗开珺,陈宗麒,华秋瑾,谌爱东. 2001

[14]三种外来入侵斑潜蝇种间竞争研究进展. 雷仲仁,王海鸿,高玉林. 2012

[15]南美斑潜蝇对蔬菜寄主的选择性. 何玉仙,杨秀娟,翁启勇,王茂明. 2006

[16]温度对南美斑潜蝇取食与产卵及寿命的影响. 刘月英. 2005

[17]蚕豆上南美斑潜蝇的发育历期和有效积温. 何成兴,陶耀明,王履浙. 2000

[18]温、湿度对南美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羽化的影响. 罗进仓,魏玉红,邓刚,刘月英. 2004

[19]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罗进仓,刘月英,魏玉红,邓刚. 2004

[20]南美斑潜蝇室内饲养及生物学特性. 陈颖,陈文龙,杨茂发,但汉斌.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