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倍体的产生途径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相志国
作者: 相志国;海燕;康明辉;赵永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单倍体;花药培养;远缘杂交;诱导系;着丝粒介导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1 年 40 卷 11 期
页码: 17-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综述了诱导单倍体产生的花药培养、远缘杂交、诱导系、着丝粒介导等途径,及其在加速育种进程、构建DH群体、非同源染色体配对研究、转基因供体、突变体研究及基因组测序中的作用。
分类号: S330
- 相关文献
[1]利用玉米黄绿苗标记单倍体诱导系选育早期加倍双单系(EDH)的研究. 郭琦,于明彦,任军,代玉仙,李淑华,刘小丹,徐国良,才卓. 2020
[2]玉米黄绿苗标记单倍体诱导系"吉黄诱7号"的选育. 才卓,徐国良,张铭堂,于明彦,任军,代玉仙,李淑华,郭琦,刘小丹,杜金洹. 2020
[3]福建鲜食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的选育. 廖长见,谢迎春,林建新,张扬,林静,卢和顶,陈山虎,林海建. 2022
[4]玉米单倍体育种关键技术的探讨. 岳尧海,周旭东,王敏,张志军,朱秀侠,张建新,马英杰. 2015
[5]8个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诱导率的配合力研究. 张如养,段民孝,赵久然,刘新香,邢锦丰,宋伟,王元东,张华生,张雪原,张春原. 2015
[6]玉米单倍体工程化育种研究进展和展望. 衡燕芳,范开建,陈绍江,黎亮. 2022
[7]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诱导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张如养,段民孝,赵久然,刘新香,邢锦丰. 2016
[8]玉米单倍体加倍(DH)系籽粒性状表现的研究. 张铭堂,段民孝,赵久然,王元东,邢锦丰. 2009
[9]几个不同来源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诱导效果的研究. 蔡泉,曹靖生,史桂荣,郭晓明,张建国,赵伟,李树军,殷跃. 2012
[10]28份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的诱导率表现及聚类分析. 李高科,毛笈华,李春艳,李武,刘建华,于永涛,祁喜涛,文天祥,卢文佳,胡建广. 2016
[11]不同基因型玉米不同播期单倍体诱导效果初步研究. 刘德友,赵延明,刘治先,张海艳,丁照华,宋再华. 2010
[12]不同玉米单倍体诱导系杂交组合F1诱导率的评价. 杨继伟,王利锋,李晶晶,王浩,贾腾蛟,李会勇. 2024
[13]不同化学药剂对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诱导效果的影响初探. 王江浩,高增玉,张全国,陈希勇,赵爱菊,关中波. 2016
[14]不同基因型玉米单倍体诱导效果研究. 祁志云,杨华,邱正高,张亚勤,袁亮,蔡治荣,王楠,金川,李淑君. 2012
[15]不同基因型玉米单倍体诱导效果研究(英文). 祁志云,杨华,邱正高,张亚勤,李淑君,袁亮,蔡治荣,金川. 2013
[16]6个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诱导率的差异性研究. 张如养,段民孝,赵久然,刘新香,邢锦丰,王元东,张华生,CHANG Ming-tang. 2013
[17]玉米不同单倍体诱导系之间杂交组合诱导效果的研究. 丁舰舟,钱益亮,左晓龙,齐耀程,王俊,张玮,张云华,阮龙. 2016
[18]利用小麦与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的研究进展. 蔡华,马传喜,司红起,乔玉强,陆维忠. 2006
[19]小麦与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 蔡华,马传喜,周淼平,马鸿翔,陆维忠. 2004
[20]昆明自然条件下利用小麦×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初报. 顾坚,刘琨,李绍祥,田玉仙,杨和仙,单芹丽,杨木军.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产广适专用型小麦新品种郑麦0926的选育及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作者:张丹;相志国;李金仓;赵献林;杨红珊;赵永英
关键词:小麦;郑麦0926;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宁夏地区犊牛蓝氏贾第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林玉明;海燕;高海慧;王培柱;马丽娜;康晓冬
关键词:犊牛;蓝氏贾第虫;集聚体E;宁夏
-
不同大麦品种B-醇溶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作者:赵永英;赵献林;相志国;张丹;杨红珊;张玉杨;王美芳
关键词:大麦;B-醇溶蛋白;基因;克隆;序列分析
-
18个大麦品种醇溶蛋白基因的比对和序列分析(英文)
作者:赵永英;赵献林;相志国;张丹;张玉杨;王美芳;杨红珊
关键词:大麦;B-醇溶蛋白;基因克隆;序列分析;进化树
-
高产小麦品种郑麦925的选育策略与栽培要点
作者:赵永英;相志国;张丹;赵献林;康明辉;杨红珊;王沙沙;黄超
关键词:小麦;品种;郑麦925;育种策略;栽培要点
-
TDZ在小麦花药培养中的作用
作者:赵永英;赵献林;相志国;康明辉;张丹
关键词:小麦;花药培养;TDZ;作用效果
-
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正反杂交差异研究
作者:相志国;赵献林;康明辉;赵永英;王爱玲
关键词:普通小麦;硬粒小麦;远缘杂交;结实率;发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