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嫩单29适应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俊强
作者: 王俊强;孙善文;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丁昕颖;王泽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嫩单29;抗性;适合区域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0 年 011 期
页码: 1-5
摘要: 玉米品种嫩单29为2020年黑龙江省审定品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玉米育种研究室于2018-2019年分别在齐齐哈尔、大庆、兰西、安达、青冈、龙江、泰来进行品种对比试验(CK为先玉696).结果表明:嫩单29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增产幅度明显,稳定性强;适合于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第二积温带上限种植,生育天数125 d,有效积温2600℃.机械化收获应种植在有效积温2750℃的区域.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程度缺陷,可以利用化控技术、合理施肥、病害防控等技术弥补不足,促进粮食增产、增收,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玉米新品种鹏玉14在黑龙江省的适应性综合评价. 王俊强. 2020
[2]优质玉米新品种嫩单29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要点. 王俊强,孙善文,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刘海燕,马宝新. 2021
[3]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提高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 李莉,邢跃先,赵贤容,王丕武,檀国庆. 2012
[4]玉米粗缩病改良新抗源T877的抗性评价. 薛林,陆虎华,彭长俊,孙传星,陈小晖,李波. 2010
[5]玉米SSR连锁图谱构建及抗纹枯病基因定位. 赵茂俊,张志明,张世煌,李晚忱,MARIA LUZ C.GEORGE,潘光堂. 2005
[6]重庆玉米杂交种及自交系抗病性鉴定与应用研究. 鲜红,史明元,黄诗铨,杨晓蓉,崔丽娜. 2007
[7]72份西北春玉米品种对丝黑穗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王春明,郭成,周天旺. 2020
[8]鸭茅真小孢帽菌的生物学特性及甘肃中部主栽玉米品种的抗性评价. 郭成,张小杰,周天旺,王春明,洪流. 2024
[9]外引玉米种质抗粗缩病配合力分析. 金柳艳,李明顺,鲁晓民,杨硕,孔晓民,石洁. 2017
[10]玉米抗病虫性鉴定与调查技术. 王晓鸣. 2005
[11]引进美国玉米自交系材料的丝黑穗病抗性种质资源鉴定. 马宝新. 2017
[12]硅钙肥在玉米上应用效果试验. 高海,刘伟,庞凤仙. 2009
[13]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抗病特性研究. 戴法超,朱振东,焦志亮,杨家秀,李晓,郭满库. 2000
[14]玉米抗南方锈病基因的QTL定位. 陈文娟,路璐,李万昌,张小杰,孙素丽,朱振东,王晓鸣,段灿星. 2019
[15]CIMMYT玉米材料抗MDMV-B鉴定结果简报. 谢志军,郭满库. 2004
[16]吉林省应用的玉米品种玉米螟抗性分析及对策. 刘向辉,才卓,徐国良,李淑华,董亚琳,代玉仙. 2005
[17]玉米抗穗腐病研究进展. 段灿星,王晓鸣,宋凤景,孙素丽,周丹妮,朱振东. 2015
[18]玉米种质资源抗南方锈病鉴定. 江凯,杜青,秦子惠,陈茂功,李石初,孙素丽,武小菲,郭云燕,石云素. 2013
[19]对选育环境反应迟钝型玉米品种的思考. 丰光,景希强,李妍妍,曹祖波,黄长玲. 2011
[20]玉米茎秆中糖代谢水平与玉米生育期和植株抗性关系. 宋凤景,王晓鸣.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牛粪、秸秆与化肥配施对土壤中铜锌铅镉形态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振;韩永胜;张淑芬;付龙;丁昕颖;马珊珊;尹珺伊;李伟;赵金波;白长胜;张军;田秋丰;史同瑞
关键词:牛粪;秸秆;配施;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相关性
-
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嫩单47的选育
作者:周超;王俊强;韩业辉;徐婷;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于运凯
关键词:玉米;嫩单47;选育;特征特性;早熟;高产
-
紫花苜蓿轮作饲用燕麦/青贮玉米土壤浸提液对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作者:王若丁;徐艳霞;杨曌;柴华;王晓龙;白长胜;李莎莎;吴玥;丁昕颖;张蕾;王春微
关键词:轮作;生理;抗氧化酶;土壤浸提液;紫花苜蓿
-
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寒地粳稻光周期敏感性评价
作者:赵富阳;马波;胡继芳;谭可菲;刘传增;闫锋;董扬;侯晓敏;李清泉;韩业辉
关键词:粳稻;农艺性状;光周期敏感性;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
-
松嫩平原耐盐碱大豆品种筛选与利用
作者:张笛;袁明;韩冬伟;王振;孙浩月;朱治佳;王俊强;韩业辉
关键词:大豆;耐盐碱;品种筛选
-
甲基磺酸乙酯(EMS)对谷子种子及幼苗活力的影响
作者:闫锋;董扬;赵富阳;侯晓敏;李清泉;王冰雪;周超;杨慧莹;范国权;刘凯
关键词:谷子;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甲基磺酸乙酯(EMS)
-
基于碳水化合物的佐剂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周梦婷;宋银娟;许健;李斌;冉多良;储岳峰
关键词:基于碳水化合物的佐剂;多糖佐剂;作用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