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植物覆盖下蕉园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丽梅

作者: 杨丽梅;周昀璠;徐胜涛;王永芬;俞春燕;李迅东;郑泗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植物覆盖;蕉园;土壤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24 年 37 卷 001 期

页码: 163-1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通过对植物覆盖下蕉园土壤化学性质及酶活性进行研究,明确植物覆盖对蕉园土壤质量影响的变化特征,以期为用地养地结合的蕉园种植模式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无覆盖物的传统裸露种植方式为对照,以人工种植大翼豆[Macroptilium atropurpureum(DC.)Urb]和自然生杂草为覆盖处理,通过连续3年田间小区定位试验,分析植物覆盖下蕉园土壤化学性质及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植物覆盖显著改善了蕉园土壤化学性质及酶活性(P<0.05),与对照相比,大翼豆覆盖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分别提升51.92%、38.00%、41.86%、20.85%、29.70%;大翼豆覆盖处理的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及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34.19%、50.28%、33.41%、101.54%.植物覆盖措施在1年内有效改善了蕉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及有效磷含量,而对土壤全氮及全磷含量的影响则需要覆盖处理2年以上才能达到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大翼豆覆盖处理对土壤酶活性影响较自然生杂草处理显著.[结论]与传统裸露种植方式相比,两种覆盖模式均显著提高了 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且豆科植物覆盖效果明显优于自然生杂草,宽窄行种植配合豆科植物覆盖处理,能有效改善土壤质量,可作为云南干热河谷区域香蕉产业健康发展的技术模式.

分类号: S668

  • 相关文献

[1]不同海拔高度下香蕉园土壤理化性质及果实品质的变化. 徐胜涛,何翔,杨佩文,白亭亭,番华彩,尹可锁,刘立娜,曾莉,李迅东,郭志祥,杨宝明,黄玉玲,李永平,郑泗军. 2020

[2]不同连作年限甜瓜种植土壤性质和微生物多样性. 郑立伟,赵阳阳,王一冰,黄亚丽,范凤翠,刘胜尧. 2022

[3]樟子松人工林混交改造后土壤养分综合评价. 石亮,张日升. 2021

[4]不同覆盖物对桃园土壤化学性质和土壤酶类活性的影响. 宋海岩,江国良,孙淑霞,李靖,涂美艳,徐子鸿,银登贵,银西传,许红飞,陈栋. 2022

[5]植物覆盖对蕉园土壤质量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徐胜涛,王攀磊,何翔,魏加弟,张莉,王美存,王永芬,杨佩文,俞艳春,郑泗军. 2020

[6]植物覆盖对蕉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魏加弟,王永芬,何翔,杨佩文,俞艳春,郑泗军,徐胜涛. 2022

[7]连作年限对蕉园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的影响. 钟爽,何应对,韩丽娜,周兆禧,臧小平,王必尊,金志强. 2011

[8]香蕉高产载培技术. 吴学步,鲍烈军,肖彤斌,郭泽成. 2006

[9]主要热带果树灾后复产措施. 魏长宾. 2008

[10]海南省澄迈县主要蕉园土壤肥力调查及评价. 刘永霞,吴斌,王安邦,王丽霞,何应对,丁哲利,林妃. 2018

[11]不同土壤类型蕉园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分布特征. 钟爽,曾会才,金志强. 2013

[12]蕉园土壤植物病原线虫的种类及防治技术. 钟爽,何应对,韩丽娜,周兆禧,马蔚红,曾会才,金志强. 2012

[13]连作年限对蕉园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影响. 钟爽,何应对,韩丽娜,周兆禧,臧小平,王必尊,金志强. 2011

[14]黔西南州植烟土壤化学性质和养分状况分析. 马莹,陈旭辉,李洪勋. 2009

[15]放牧强度与“草土畜”研究进展. 丁磊磊,王普昶,舒健虹,王志伟. 2017

[16]贵州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石漠化等级土壤化学性质特征. 张承琴,王普昶,龙翠玲,陈莹. 2014

[17]茶园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毛平生,阮建云,李延升,石元值,马立锋,伊晓云,方丽. 2014

[18]生物质炭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氮素转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湛,李银坤,徐志刚,郭文忠,马丽,杨子强. 2019

[19]生物炭与膨润土对辽西北风沙土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汤家喜,李玉,朱永乐,向彪,谭婷. 2022

[20]不同有机物料对银北灌区盐碱地土壤养分含量及氮有效性的影响. 王长军,李凤霞,吴霞.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