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施用和秸秆还田对东北地区褐土稳定性有机碳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磊
作者: 黄磊;张然;陈雅丽;牛翠云;翁莉萍;马杰;李永涛;张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氮肥;秸秆;褐土;稳定性有机碳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581-5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长期施用氮肥和秸秆还田措施下农田土壤总有机碳(TOC)的稳定性,以辽宁省国家农业环境阜新观测实验站连续8 a施肥的定位试验田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质酸碱提取和密度分级实验、金属氧化物形态提取实验、碳14定年和次氯酸钠氧化实验等手段,系统研究了长期施用氮肥和秸秆下农田土壤TOC的含量、化学组成及其年龄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组(不施氮肥),单施氮肥处理组的TOC含量降低了5.5%,而氮肥配施秸秆组则升高了2.8%,但两个处理土壤碳氮比均高于对照。随着氮肥和秸秆的加入,土壤有机质酸碱可提取部分的总占比降低,其中胡敏酸从63.6%降低到49.5%,酸碱不可提取部分(即胡敏素)的占比升高(25.9%~39.0%);各处理间土壤TOC的轻、重组分级没有显著差异,均以重组有机碳为主要成分,占TOC的62.3%±0.4%。同时,重组分中可提取的碳和铁铝的比值非常低,表明重组分里的土壤有机质除了与铁铝氧化物结合之外,很可能大部分以团聚或者包被的形式与黏土结合。碳14定年结果显示,3个处理组中土壤的年龄在距今2 000 a左右,试验区农田土壤以长期稳定有机碳为主。研究表明,氮肥施用和秸秆还田向土壤中增加新有机碳,增加了土壤中矿质结合的胡敏素类有机质;而所产生的激发效应导致土壤中部分原有的稳定有机碳降解,减少了腐植酸类有机质。新增有机碳的不稳定性及激发效应导致的原有稳定有机碳的降解,制约了氮肥施用和秸秆还田对土壤TOC累积的贡献。
分类号: S153.6
- 相关文献
[1]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玉米间作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王平,马忠明,包兴国,孙景玲,王德权. 2009
[2]不同施氮量对甜糯玉米秸秆生物量的影响. 张雪彪,闫建宾,王瑞钢,张沛敏,王俊花,庞旭,梁海英. 2018
[3]玉米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酶活、土壤养分及秸秆腐解率的影响. 宫秀杰,钱春荣,曹旭,于洋,郝玉波,李梁,葛选良,姜宇博. 2020
[4]猪粪与氮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郑网宇,吴园园,张辉,宁运旺,马洪波,汪吉东,张永春,艾玉春. 2019
[5]配方施肥对成熟期谷子氮磷钾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郝洪波,李明哲. 2010
[6]有机培肥与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张志毅,熊桂云,吴茂前,范先鹏,冯婷婷,巴瑞先,段申荣. 2020
[7]不同经营年限柑橘果园土壤稳定性有机碳比较. 王义祥,叶菁,王成己,翁伯琦,黄毅斌. 2015
[8]石灰性褐土中磷锌交互作用及磷对锌吸附-解吸的影响. 刘忠珍,介晓磊,刘世亮,刘芳,化党领,崔海燕,王代长. 2010
[9]不同施磷量对山东三大土类磷有效性及磷素淋溶风险的影响. 张英鹏,于仁起,孙明,李国生,李彦. 2009
[10]不同施氮水平对山东褐土烟田供氮状况及烤烟质量的影响. 荣凡番,张忠锋,张教侠,刘昌宝,马兴华,吴元华,王文杰,田雷,苑举民,石屹,元建. 2009
[11]山东省褐土土壤容重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韩成卫,孔晓民,宋春林,吴秋平,曾苏明,蒋飞,孙泽强. 2017
[12]长期施肥对褐土有机质、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杨振兴,周怀平,解文艳,刘志平. 2019
[13]长期施肥下褐土中不同磷组分对磷素盈余的响应. 杜艳玲,周怀平,杨振兴,程曼,解文艳,郭晋,王志伟. 2018
[14]3种不同类型土壤对Cr(Ⅵ)的吸附特性. 刘晓娟,程滨,赵瑞芬,滑小赞,王森,王钊,任哲斌. 2019
[15]锌锰肥对春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车丽,韩彦青,杨丽. 2019
[16]无机肥配施粪肥对华北褐土团聚体分布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刘振东,李贵春,周颖,杨晓梅,尹昌斌,南云不二男. 2013
[17]水分调控对烟叶钾及钙、镁含量的影响. 董建新,梁洪波,元建,李念胜. 2006
[18]不同磷水平对山东褐土耕层无机磷形态及磷有效性的影响. 张英鹏,陈清,李彦,李国生,孙明,刘兆辉. 2008
[19]夏玉米生长期土壤氮素的硝化-反硝化作用研究. 邹国元,张福锁,李新慧. 2002
[20]长期施肥对土壤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于淑芳,杨力,张玉兰,刘文妍.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西北条锈菌源区冬小麦育种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现状与策略
作者:白斌;张怀志;杜久元;张晓洋;何瑞;伍玲;张哲;张耀辉;曹世勤;刘志勇
关键词:普通小麦;条锈菌;西北越夏菌源区;基因聚合;持久抗性;分子标记
-
燕麦sHSP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响应高温及老化的表达分析
作者:马圆;刘欢;赵桂琴;王敬龙;张然;姚瑞瑞
关键词:燕麦;种子老化;HSP20基因家族;系统进化;表达分析
-
蚕沙中产DNJ细菌菌株的分离与鉴定及桑提取物诱导其增产的研究
作者:牛葆鑫;辛向东;姜雪萍;张敏琪;徐雪明;李豪;张然;桂仲争
关键词:蚕沙;霍氏肠杆菌;1-脱氧野尻霉素;桑树活性物质提取物
-
氮素不同控释期对甘薯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作者:马存金;孔宪奎;李广华;谷彦冰;王娟;张哲;王庆美
关键词: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氮素;控释期;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干燥方式对红托竹荪品质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作者:郑秀艳;陈曦;何扬波;黄磊
关键词:红托竹荪;干燥方式;品质特性;微观结构;熵权法
-
不同果径苹果差压预冷性能模拟与分析
作者:田津津;谷旭东;张哲;朱志强;集贤
关键词:差压预冷;苹果;果径;CFD仿真;包装方式;码放方式
-
甜椒新品种'冀研119'的选育
作者:孟雅宁;范妍芹;张红肖;张哲;李欣欣;严立斌
关键词:甜椒;‘冀研119’;杂交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