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翅目昆虫性别决定机制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万倩

作者: 万倩;刘万学;吕志创;郭建洋;黄聪;严盈;杨念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鳞翅目昆虫;性别决定;Masc;dsx;昆虫不育防治技术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3 年 49 卷 005 期

页码: 207-2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昆虫性别决定机制复杂多样,研究昆虫性别决定机制既能加强对物种进化关系的理解,也能为通过遗传调控控制害虫种群提供新方向.鳞翅目昆虫多为雌雄二型,繁殖方式以两性生殖为主,性染色体系统大多为ZW/ZZ系统,雌性为ZW型,雄性为ZZ型.昆虫性别决定是通过级联反应调控的,在鳞翅目昆虫ZW/ZZ系统中,位于W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初始信号沉默雄性化关键基因Masculinizer(Masc),然后Doublesex(dsx)基因被雌性特异性剪接,从而调控雌性偏向基因的表达;而雄虫中Masc正常表达,调控dsx进行雄性特异剪接,实现雄性分化.本文对鳞翅目昆虫性别决定初始信号、Masc和dsx的研究现状,以及基于基因编辑技术和性别决定机制在鳞翅目昆虫遗传调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相关研究为鳞翅目昆虫的性别筛选、不育昆虫释放技术(sterile insect technique,SIT)和释放携带雌性特异显性致死基因昆虫技术(female-specific release of insects carrying dominant lethal,fsRIDL)奠定理论基础.

分类号: S433.4%Q963

  • 相关文献

[1]一株粘质沙雷氏菌对蔬菜常见害虫毒力的研究. 陈秀为 ,范寰 ,周可 ,兰洪霞 ,孙伯芝. 2005

[2]2018年信阳探照灯下鳞翅目昆虫种类及组成分析. 张城虎,周美奇,唐广耀,张云慧,张方梅. 2019

[3]鳞翅目昆虫迁飞相关基因的鉴定及进化分析. 赵现馨,胡嘉行,杨亚军,贺康,吕仲贤,徐红星. 2021

[4]鳞翅目昆虫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许涛,王钰婷,李瑞雪,王伟. 2015

[5]芸薹属植物抗鳞翅目昆虫的研究进展. 胡慧芬,方小平,肖春. 2006

[6]Cry1A基因和CpTI基因在菘蓝中的表达. 管敏,丁如贤,张锐,郭三堆. 2005

[7]稻田寄生蜂和鳞翅目昆虫的多样性及变化动态. 申昭灿,陈龙,邬家栋,李元喜,王甦. 2017

[8]鲟鱼性别决定与分化研究进展. 曾圣,周洲,杜强,杨兴. 2014

[9]半滑舌鳎性逆转的遗传特性研究. 宋超,蒋丽,王景伟,李晓芳,李耕,张晓慧,王书,刘哲,李恒德. 2015

[10]半滑舌鳎Dmrt1蛋白表达、纯化及功能. 胡乔木,王凯琳,陈松林. 2013

[11]基于转录组测序的木薯性别决定相关基因挖掘. 韦丽君,俞奔驰,宋恩亮,郑华,卢赛清,付海天. 2020

[12]杨梅性别决定与种质创新研究进展. 陈方永,王引,倪海枝,颜帮国. 2021

[13]半滑舌鳎hsd11b1l和hsd11b2基因的克隆及其温度响应的表达规律. 郝先才,冯博,邵长伟,王倩. 2021

[14]脊椎动物性别决定基因与性染色体演化机制. 邵长伟,陈松林. 2012

[15]黄瓜与甜瓜的性别决定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龚浩,罗剑宁,罗少波,郑晓明,何晓莉,吴海滨. 2014

[16]半滑舌鳎的性腺分化和温度对性别决定的影响. 邓思平,陈松林,田永胜,刘本伟,庄志猛,王清印,邓寒. 2007

[17]黄喉拟水龟性别调控相关lncRNA和mRNA的筛选及初步分析. 朱彦雨,刘晓莉,王亚坤,李伟,洪孝友,朱新平,徐红艳. 2020

[18](鱼央)属4种鱼SRY、SOX和HOX基因同源序列的PCR扩增分析. 付元帅,龙华,陈建武,张燕,汪登强. 2007

[19]AMH基因对鱼类性别决定影响的研究进展. 闫悦,朱昊俊,陶易凡,徐跑,强俊. 2022

[20]鱼类性别决定的遗传基础及性别控制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喻杰,杨弘.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