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南地区5个藜麦品种的引种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魏志敏

作者: 魏志敏;宋世佳;赵宇;刘斐;周汉章;李顺国;吕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藜麦;冀中南地区;引种试验;生育期;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2018 年 005 期

页码:

摘要: 藜麦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在低海拔的冀中南平原地区尚未见到推广种植.选择5个不同生境的藜麦品种(QA55、MYSQ-1、稼琪1号、HT1和青藜1号),在冀中南平原区进行了4个播期(4月15日、4月30日、5月25日和5月30日)的种植试验,测定了藜麦的生长发育动态和农艺性状;并对引种结果进行分析,以探究该区种植藜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4个播期下,5个参试藜麦品种均可以正常出苗、开花、授粉和初期灌浆,但在灌浆中后期由于高温高湿的共同作用造成穗部霉变,藜麦籽粒绝产.在冀中南平原地区,QA55、MYSQ-1、稼琪1号、HT1和青藜1号均不适合以收获籽粒为目的藜麦种植,可探索菜用藜麦的栽培.

分类号: S519

  • 相关文献

[1]冀中南地区5个藜麦品种的引种试验. 魏志敏,宋世佳,赵宇,刘斐,周汉章,李顺国,吕玮. 2018

[2]粳稻新品种(系)在淮安引种试验研究. 王健,袁彩勇,李刚,程保山. 2020

[3]江苏省沿海低海拔湿热地区饲用藜麦不同生长时期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研究. 王伟义,方迪,巩文红,肖霞,杨智青. 2024

[4]播期对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任永峰,梅丽,杨亚东,王志敏,赵沛义,高宇. 2018

[5]黑龙江省黑土区藜麦品种比较试验. 王聪,李祥羽,邱广伟,孙继英,汝甲荣,王怀鹏,刘宁涛. 2022

[6]山东4个地市藜麦种植试验初探. 宫永超,魏玉明,谢坤,杨永义,丛韫喆,辛富刚,李娜娜,蒲艳艳,田汝美. 2025

[7]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藜麦长势分析. 井梅秀,穆天红,肖明,赵显伟,张理川. 2025

[8]新引进一批墨西小麦优良品种(系). 郑殿升,刘三者. 2000

[9]13个小豆新品系在广西地区的引种试验. 罗高玲,李经成,蔡庆生. 2016

[10]桂糖44号、桂糖55号和桂柳05136在广西恭城县的引种表现. 梁影,秦晓燕,李家文,孙玉勇,张丹,何雪丹,刘涛,钟坤. 2024

[11]不同藜麦材料在哈尔滨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李佶恺,王建丽,尚晨,张海玲,刘杰淋,陈积山,潘多锋,刘凯. 2019

[12]藜麦种质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逄鹏,张智勇,李立军,齐冰洁,郭占斌. 2020

[13]31份藜麦种质农艺性状及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姚佳,杨发荣,刘文瑜,黄杰,魏玉明,杨超,刘欢. 2024

[14]胶东半岛地区不同藜麦品种产量及适应性评价. 梁晓艳,衣葵花,李萌,张海洋,李俊林,马兰,李茹霞,王向誉,李佳佳,付娆. 2022

[15]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品种藜麦在黄土高原地区种植的适宜性. 杨钊,刘文瑜,黄杰,魏玉明,谢志军,李琦,杨发荣. 2023

[16]30份藜麦种质资源在江苏沿海地区农艺性状分析. 殷敏,时丕彪,李斌,王德领,尹明明,方迪,蒋润枝,顾闽峰. 2023

[17]甘肃高寒区藜麦种质资源的适应性评价. 黄杰,杨发荣,魏玉明,刘文瑜,谢志军. 2024

[18]10个藜麦新品系主要农艺性状分析与综合评价. 王艳青,卢文洁,李春花,尹桂芳,孙道旺,王莉花. 2019

[19]藜麦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王丽娜. 2023

[20]藜麦在张家口地区试种的表现与评价. 周海涛,刘浩,么杨,杨修仕,高文杰,杨才,任贵兴.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