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空间诱变育种技术育成甜椒新品种宇椒二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亚华

作者: 郭亚华;刘录祥;毕宏文;谢立波;王雪;高永利;邓立平;郭会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空间诱变育种;保护地栽培;预备试验;农作物品种审定;突变体;飞行高度;微重力;又于

期刊名称: 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ISSN:

年卷期: 2007 年 总第174期 期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1987年8月5日以龙椒二号甜椒(纯系)的干种子搭载于“870805”返地卫星上,并留下等量种子作为原始对照.(搭载的种子随卫星在空间飞行5d,飞行高度200~400km,飞行周期为90min,微重力为10~(10)e/cm~2).种子回收后在常温下保存,1988年开始进行选育,1996年从龙二的搭载后代中获得突变体BIO.1997—1999年又于田间进行连续4代鉴定,2001—2003年在所外布点3处,进行了异地试验及预备试验,2003—2005年进入全省区试及生试.2006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宇椒二号甜椒.龙椒二号甜椒果大、抗病、质佳、果面光滑少褶、...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北方温室应用天敌昆虫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王树英,陈长风,仝赞华,吴矩文. 2006

[2]基于响应面法的P20型多旋翼无人机施药参数优化与试验. 秦维彩,薛新宇,张宋超,顾伟,陈晨. 2016

[3]两种大型直升飞机在水稻田喷雾质量检测及对稻瘟病的防效观察. 李学辉,任文艺,戴洪波,崔振礼. 2014

[4]植保无人机喷施纳米农药对棉花蚜虫的防治效果研究. 胡红岩,陈宇楠,宋贤鹏,任相亮,马小艳,马亚杰,王丹,马艳. 2022

[5]无人机飞行高度对冬小麦植株氮积累量预测模型的影响. 井宇航,郭燕,张会芳,戎亚思,张少华,冯伟,王来刚,贺佳,刘海礁,郑国清. 2022

[6]飞行参数对六旋翼植保无人机雾滴在荔枝树冠层沉积分布的影响. 潘波,姜蕾,王冰洁,梁敬崎,朱宏宇,白先权,林勇. 2021

[7]实践八号卫星飞行环境中不同因素对小麦的诱变效应. 郭会君,靳文奎,赵林姝,赵世荣,赵洪兵,刘录祥. 2010

[8]植物细胞电融合技术在空间实验中的应用. 黄静,赵琦,赵玉锦,孙艳,张世煌,庄逢源. 2007

[9]太空微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郭东林,蒿若超,唐凤兰,张月学. 2011

[10]空间育种与粮食安全. 岳福菊. 2010

[11]作物空间诱变育种的现状及展望. 虞秋成,黄宝才,严建民. 2001

[12]回转式植物湿润栽培装置的研制. 陈敏,杨有泉,邓素芳. 2008

[13]花卉空间诱变效应及育种研究进展. 姜一凡,徐维杰,廖飞雄,钱仁卷. 2007

[14]空间诱变柱花草品系比较试验. 白昌军,刘国道,严琳玲. 2009

[15]空间搭载与高能重离子诱发青椒变异的RAPD分析. 郭亚华,刘录祥,谢立波,王雪,郭会君,邓立平,赵葵. 2005

[16]农业航天诱变育种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王旭辉,赵晓梅,叶凯,陈维维,梅宇,王卉. 2013

[17]粮食作物空间诱变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岳福菊. 2010

[18]微重力下的植物生物学效应与空间诱变育种研究. 郑景生. 2003

[19]谷子育种研究进展. 陈茜午,温蕊,张永虎,丁鑫,张小霞. 2021

[20]微生物空间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张玲华,田兴山.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