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病毒拯救的稳定表达琥珀正交系统的细胞系构建及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龚青

作者: 龚青;王相伟;殷相平;张杰;毛箬青;孙跃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非天然氨基酸;正交系统;正交氨酰tRNA合成酶/tRNA;报告基因

期刊名称: 中国兽医科学

ISSN: 1673-4696

年卷期: 2022 年 52 卷 004 期

页码: 429-4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复制缺陷型病毒不能在宿主体内复制,用其制备的疫苗不仅能够诱导宿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本研究旨在构建一种利用琥珀正交系统制备复制缺陷型病毒的新平台.首先构建携带琥珀终止密码子(TAG)和EGFP报告基因的质粒(pTAG-EGFP),然后以质粒pAcBac1.tR4-MbPyl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正交氨酰tRNA合成酶/tRNA片段(aaRS/tRNA)并克隆至不同载体中,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aaRS/tRNA.将不同组合的质粒paaRS/tRNA和pTAG-EGFP共转染BHK-21细胞,荧光检测表明氨酰tRNA合成酶及tRNA在BHK-21细胞中具有正交性和高度特异性;经G418和嘌呤霉素筛选及Western-blot验证,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种稳定表达氨酰tRNA合成酶及tRNA的BHK-21细胞系,为后续拯救TAG突变复制缺陷型病毒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平台,也为重大动物疫病复制缺陷型病毒活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852.65

  • 相关文献

[1]基于遗传密码子扩展技术的口蹄疫病毒VP1蛋白位点特异性荧光标记. 郝荣增,卢炳州,杨洋,毛玉涵,王姿逸,赵陇和,李亚军,茹毅,郑海学. 2025

[2]基于荧光素酶活体成像筛选转基因玉米植株的条件优化. 常利芳,白建荣,李锐,闫蕾,郝曜山,杨瑞娟,康晨. 2020

[3]启动子捕获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魏小慧,郑肖兰,郑服丛. 2009

[4]绿色荧光蛋白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研究中的应用. 史志丹,宋培玲,郝丽芬,皇甫海燕,燕孟娇,杨永青,郭晨,贾晓清,皇甫九茹,李子钦,张宝辉,陈斐斐. 2019

[5]植物外源基因转移技术综述. 杨永智,王舰,张艳萍,周云,孙海宏. 2007

[6]冰核活性基因及其作报告基因的应用研究进展. 孙福在,唐朝荣. 2002

[7]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报告基因在水稻基因转化中的应用研究(英文). 程在全,丁玉梅,曾黎琼,黄兴奇,WU RAY. 2002

[8]绿色荧光蛋白及其在丝状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刘太国,何月秋,陈万权. 2008

[9]温度控制转基因植物外源基因表达的研究. 陈桂敏,吴刚,曹应龙,武玉花,肖玲,卢长明. 2009

[10]日本血吸虫4个基因启动子相关序列的克隆和初步研究. 罗荣,郭素霞,石耀军,程国锋. 2013

[11]表达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双报告基因重组非洲猪瘟病毒的构建. 康力,周仕君,宋洁,李江南,翁长江. 2021

[12]一种高效的单质粒模式四环素诱导表达系统的构建. 马卓,乔宪凤,郑新民,周荆荣,刘西梅. 2012

[13]绿色荧光蛋白(ZsGreen)基因在长石莼细胞中的表达. 何建华,汤文仲,叶静,田琪琳,何培民. 2011

[14]IFN-β启动子分泌性荧光素酶稳定表达细胞系的构建及鉴定. 王飒,屈阳,孟春春,仇旭升,廖瑛,谭磊,宋翠萍,刘炜玮,孙英杰,丁铲. 2022

[15]启动子陷阱技术在植物启动子克隆研究中的应用. 李季,黄天带,华玉伟,黄华孙. 2015

[16]绿色荧光蛋白在植物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蒋明,吕枷薪,黄余磊,苗立祥,倪雪莉,鲍笑笑. 2011

[17]一种基于lacZ基因和pUC复制子的原核启动子报告系统的构建及评价. 付立霞,徐敬潇,韩先干,杨辉,赖迎迢,黄志斌,龚建森. 2021

[18]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植病研究中的应用. 王震,郭爱玲,冯莉.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