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高粱杂种优势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汤文光

作者: 刘海军;尹颛斌;叶桃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粱;两系法;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科学

ISSN: 43-1099/S

年卷期: 2000 年 05 期

页码: 16-1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对两系高粱不育系湘糯粱S - 1与 135个恢复系配制的两系组合杂种优势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单穗粒重、单穗粒数具有较强的超父优势和竞争优势 ,生育期具有明显的负向杂种优势。分析了杂种优势的性状相关性及亲缘关系对两系杂种优势的影响。

分类号: S514.035.1

  • 相关文献

[1]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与展望. 吴京华,罗闰良. 1996

[2]杂交水稻育种:从三系两系到一系. 孙宗修,程式华. 1995

[3]江苏省杂交水稻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王才林. 2006

[4]光敏核不育水稻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问题的探讨. 王才林,邹江石. 1990

[5]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 王智权,肖宇龙,王晓玲,雷建国,余传元. 2013

[6]两系杂交糯高粱种子贮藏技术研究. 刘海军,曾贤杰,尹颛斌,陈红波. 2000

[7]高粱杂种优势退化原因及解决方法. 李燕,顾蓉. 2017

[8]饲料新秀-高丹草. 杨俊卿. 2000

[9]高粱的杂种优势与同工酶. 张维强,张纯慎,唐秀芝,李兴桥,苏益民. 1981

[10]高粱抗旱性状的变异系数与杂种优势. 侯荷亭,侯旭东,仪治本,王良群. 1997

[11]高淀粉高粱种质筛选及其研究利用. 程庆军,张福耀,赵威军,常玉卉,田承华,高海燕,高鹏,张桂香. 2010

[12]高粱296B固定杂种优势能力研究. 张福耀,李三棉,孟存刚,阎喜梅,白羊年. 1991

[13]高粱生育期的遗传分析. 杨伟光. 1989

[14]高粱基因组DNA胞嘧啶甲基化在杂交种和亲本间差异研究. 仪治本,孙毅,牛天堂,梁小红,刘龙龙,赵威军,李炳林. 2005

[15]春播早熟区高粱杂种优势群及杂种优势模式分析. 陈冰嬬,于淼,葛占宇,李洪奎,黄炎,李海青,石贵山,谢利,徐宁,闫峰,高士杰,周紫阳,王鼐. 2023

[16]高粱叶角遗传研究. 周紫阳,赵雪梅,李光华,石贵山,王江红,马英慧. 2006

[17]1970s—2000s中国高粱杂交种亲本遗传距离演变的SSR分析. 王瑞,王金胜,张福耀,程庆军,田承华. 2015

[18]42份高粱亲本的聚类分析. 高彦东,陈悦. 2001

[19]高粱籽粒蛋白质及其组份的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孔令旗,张文毅,李振武. 1992

[20]中国杂交高粱的研究与利用(综述). 高士杰,韩少颖.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