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全膜双垄沟玉米生产的AquaCrop模型模拟及管理措施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涛

作者: 张涛;孙伟;张锋伟;孙步功;王婷;吴建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AquaCrop模型;全膜双垄沟;籽粒产量;冠层覆盖度;施氮量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7 年 28 卷 03 期

页码: 918-9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Aqua Crop模型模拟旱地全膜双垄沟栽培模式的适用性,寻求最佳农艺管理措施,本研究选择2014和2015年玉米施氮梯度试验数据对模型中品种和胁迫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并模拟不同管理措施水平下产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实测和模拟产量的平均根方误差(RMSE)、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E)和符合度指数(d)分别为717 kg·hm~(-2)、10.0%和0.96,总生物量的RMSE、NRMSE和d分别为951 kg·hm~(-2)、6.5%和0.98,能够较好的反映旱地全膜双垄沟玉米的栽培特性;在冠层覆盖度和生物量动态模拟分析中得出施氮270kg N·hm~(-2)时的拟合度最好,随着氮肥的胁迫增加,模拟精度逐渐降低;甘肃中部地区全膜双垄沟玉米栽培模式中最佳播种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密度为45000~65000株·hm~(-2),生育期时长在130~145 d,施氮量为240~280 kg·hm~(-2).本研究结果对Acqua Crop模型在甘肃干旱区域的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而且有助于农业栽培技术的转化和推广.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基于遥感和AquaCrop作物模型的多同化算法比较. 邢会敏,李振海,徐新刚,冯海宽,杨贵军,陈召霞. 2017

[2]基于AquaCrop模型的北京地区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 邢会敏,徐新刚,冯海宽,李振海,杨福芹,杨贵军,贺鹏,陈召霞. 2016

[3]肥密水平对‘宁冬11号’灌浆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张维军,袁汉民,陈东升,王小亮,亢玲,何进尚,惠建. 2014

[4]施氮量对高粱产量、品质及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曹晓燕,武爱莲,王劲松,董二伟,焦晓燕. 2021

[5]施氮量对固定道垄作春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 2020

[6]高密度种植条件下春玉米氮素的需求规律与适宜施氮量. 蔡红光,袁静超,刘剑钊,闫孝贡,张洪喜,梁尧,任军. 2017

[7]测墒补灌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王昌秀,吴复学,石玉,赵俊晔,于振文. 2017

[8]耕作方式对河南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Meta分析. 赵凯男,吴金芝,黄明,李友军,赵广才,付国占,王春平,张振旺,侯园泉,杨中帅. 2021

[9]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李艳,唐良梁,陈义,吴春艳,唐旭,计小江. 2015

[10]灌溉时期与施氮量对矮秆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劲松,董二伟,武爱莲,南江宽,韩雄,王立革,丁玉川,焦晓燕. 2017

[11]施氮量对花后高温胁迫后小麦同化物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高春华,冯波,曹芳,李升东,王宗帅,张宾,王峥,孔令安,王法宏. 2020

[12]运用光谱参数冠层覆盖度建立作物长势及氮营养状态模型. 陶志强,Shamim Ara Bagum,马玮,周宝元,付金东,崔日鲜,孙雪芳,赵明. 2016

[13]基于冠层数码图像的玉米长势和氮素营养状态分析. 周华杰,刘亚东,付金东,隋方功,崔日鲜. 2015

[14]基于机器学习和可见光光谱的冬小麦叶片氮积累量估算. 崔日鲜,刘亚东,付金东. 2016

[15]基于RGB图像的设施番茄冠层覆盖度估算方法研究. 邹伟杰,华珊,徐志福,许敏界,李双伟,鲍文娜. 2024

[16]基于冠层光谱和覆盖度的马铃薯叶片钾含量估算方法. 马彦鹏,边明博,樊意广,陈志超,杨贵军,冯海宽. 2023

[17]马铃薯品种抗旱性鉴定研究. 杜培兵,杜珍,白小东,齐海英,张永福,王利琴. 2012

[18]基于可见光光谱和BP人工神经网络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研究. 崔日鲜,刘亚东,付金东. 2015

[19]马铃薯抗旱资源评价与抗旱指标探讨. 樊民夫,杨明君,李久昌. 1993

[20]基于EFAST方法的AquaCrop作物模型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 邢会敏,相诗尧,徐新刚,陈宜金,冯海宽,杨贵军,陈召霞.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