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米杂交优势群主要种质抗玉米粗缩病性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路银贵
作者: 路银贵;苗洪芹;邸垫平;田兰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玉米粗缩病;杂交优势群;抗性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1573
年卷期: 2010 年 33 卷 03 期
页码: 9-11+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中国玉米杂交优势群的抗玉米粗缩病性,加快玉米抗粗缩病育种进程,对中国玉米种质改良Reid、Lancaster、四平头、旅大红骨四大杂交优势群及其他杂优群的代表性骨干自交系抗粗缩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良Reid群的抗性表现接近高感,平均病指为39.77;旅大红骨杂优群抗性表现感病,平均病指为29.82;Lancaster、四平头杂优群的抗粗缩病性较差,平均病指分别为22.62、23.11。其他杂优群中美P群选系抗性表现突出,六个参加鉴定系平均病指为6.89。今后玉米抗粗缩病育种应重视美P群材料的利用,利用模式应为四平头杂优群×美P群材料选系和Lancaster杂优群×美P群材料选系。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不同品种(品系)对粗缩病的抗性鉴定. 王桂跃,韩海亮,赵福成,王华第,孔晓民,叶建人. 2011
[2]玉米GY220×1145组合RIL群体粗缩病抗性性状的遗传分析. 石明亮,陆虎华,薛林,徐辰武,黄小兰,胡加如,陈国清,程玉静,陈小晖,孙权星,彭长俊. 2012
[3]玉米粗缩病诱导下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选择. 代资举,王艳,王新涛,杨青,张莹莹,李保全,王立平. 2019
[4]玉米粗缩病抗性遗传研究. 邸垫平,易晓云,苗洪芹,路银贵,田兰芝. 2012
[5]RBSDV所致玉米粗缩病不同病级植株内源激素水平变化研究. 张爱红,任萍,邸垫平,苗洪芹,曹克强. 2011
[6]利用SSR-BSA技术筛选玉米粗缩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 陈艳萍,孟庆长,袁建华. 2008
[7]玉米粗缩病初显症叶龄与品种抗性关系研究初报. 田兰芝,路子云,路银贵,邸垫平,张爱红,苗洪芹. 2013
[8]一种高通量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任春梅,杨柳,刘保申,袁建华,缪倩,陆芳,程兆榜. 2018
[9]玉米种质资源抗病毒病鉴定. 贾志森,智建奇,郑联寿,苑森行,马淑文,李鹏,郑义. 2008
[10]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提高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 李莉,邢跃先,赵贤容,王丕武,檀国庆. 2012
[11]玉米粗缩病改良新抗源T877的抗性评价. 薛林,陆虎华,彭长俊,孙传星,陈小晖,李波. 2010
[12]玉米SSR连锁图谱构建及抗纹枯病基因定位. 赵茂俊,张志明,张世煌,李晚忱,MARIA LUZ C.GEORGE,潘光堂. 2005
[13]重庆玉米杂交种及自交系抗病性鉴定与应用研究. 鲜红,史明元,黄诗铨,杨晓蓉,崔丽娜. 2007
[14]玉米新品种鹏玉14在黑龙江省的适应性综合评价. 王俊强. 2020
[15]72份西北春玉米品种对丝黑穗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王春明,郭成,周天旺. 2020
[16]鸭茅真小孢帽菌的生物学特性及甘肃中部主栽玉米品种的抗性评价. 郭成,张小杰,周天旺,王春明,洪流. 2024
[17]外引玉米种质抗粗缩病配合力分析. 金柳艳,李明顺,鲁晓民,杨硕,孔晓民,石洁. 2017
[18]玉米抗病虫性鉴定与调查技术. 王晓鸣. 2005
[19]引进美国玉米自交系材料的丝黑穗病抗性种质资源鉴定. 马宝新. 2017
[20]硅钙肥在玉米上应用效果试验. 高海,刘伟,庞凤仙.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麦黄条点花叶病毒致病性及流行风险
作者:张爱红;杨菲;赵元业;赵怡涵;邸垫平;苗洪芹
关键词:大麦黄条点花叶病毒;灰飞虱;寄主;致病性;风险评估
-
唐山秋瓜白粉病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作者:张尚卿;杨东旭;邸垫平;李贺;韩金星;赵凤颖;李晓明;韩晓清
关键词:
-
塑料大棚青花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作者:邸垫平;孙祥瑞;张爱红;杨菲
关键词:
-
不同番茄品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抗性基因分析及田间抗性评价
作者:张爱红;杨菲;李希望;赵元业;陈微;邸垫平
关键词:TYLCV;ToCV;抗性评价;抗性基因
-
豇豆、韭菜、芹菜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要点
作者:邸垫平;狄政敏;靳昌霖;张建峰
关键词:
-
青海省番茄斑萎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作者:徐淑华;邸垫平;张优良;秦建芳
关键词:番茄;番茄斑萎病毒;综合防治
-
性诱剂与种衣剂联合应用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
作者:邸垫平;杨菲;张爱红;李希望;苗洪芹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种衣剂;性诱剂;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