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多酚单体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协同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沈维治

作者: 沈维治;廖森泰;林光月;刘凡;刘军;施英;邹宇晓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桑叶;多酚单体化合物;抗氧化活性;协同作用

期刊名称: 蚕业科学

ISSN: 0257-4799

年卷期: 2015 年 41 卷 02 期

页码: 342-3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桑叶中多酚类物质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和协同抗氧化作用,明确单独及协同抗氧化活性较强的桑叶多酚单体化合物。以桑品种大10的叶片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分析桑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发现桑叶中含有8种以上多酚单体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绿原酸、安息香酸、芦丁、黄芪苷、丁香酸、槲皮素、金丝桃苷、表儿茶素共8种单体酚。测定8种单体酚相同浓度样品溶液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HRSA)、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能力(SRSC),结果表明各组分样品间的T-AOC值、SRSC值和HRSC值变幅均非常大,而且同一组分样品在不同的反应体系中所测得的抗氧化参数也表现出不一样的趋势。研究4种单体酚的抗氧化协同作用,发现含有绿原酸的组合通常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抗氧化作用,而不含绿原酸的组合则全部表现出抗氧化活性的拮抗作用。试验结果提示绿原酸是桑叶抗氧化的核心多酚类单体之一。

分类号: R284`R285

  • 相关文献

[1]桑叶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李瑞雪,王钰婷,夏家凤,王伟,汪泰初. 2017

[2]干燥方式对桑叶绿茶活性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郭红梅,梁雎,刘志刚,李海峰,阿木提·库尔班,任红松. 2021

[3]不同酶对淀粉的协同作用动力学研究. 吕巧玲,张兴,谢逸萍,马代夫,辛婷,蒋七熳,付彦凯. 2009

[4]肉制品腐败变质原因分析. 孙翠焕,王艳华,朱万芹,冀宝营,陈丽媛,陈杰. 2011

[5]κ-卡拉胶与刺槐豆胶复配胶的流变学特性研究. 陈璐,王兴娜,李文芳,金青,缪锦来. 2016

[6]乳酸菌发酵物与中药配伍对预防鸡大肠杆菌病协同作用的研究. 王建国,李秀丽,范寰,池晶晶,田向学,李富强,孟繁瑞,史慧玲,王文杰. 2015

[7]聚乙二醇与十二烷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相互作用的介观动力学模拟. 陈果,郭昊,王青标,陈忠秀. 2012

[8]拮抗木霉耐药性菌株的筛选及其与速克灵防治灰霉病的协同作用. 王勇,杨秀荣,刘水芳. 2002

[9]球孢白僵菌与低剂量化学杀虫剂对小菜蛾的协同增效作用. 曹伟平,宋健,冯书亮,杜立新. 2018

[10]五种茄科糖苷生物碱及其混合物的抗真菌活性研究(英文). 赵雪淞,高聆,王娟,徐文静,周义发. 2009

[11]东北玉米螟一代区微孢子虫、玉米螟和玉米之间相互关系初探. 黄虹,王万成,孟祥伟,王晓强,李凤山. 1991

[12]黄绿绿僵菌悬乳剂与低剂量阿维菌素对Q型烟粉虱的联合防治作用. 陈德鑫,林华峰,李世广,潘敬,吴圣勇. 2016

[13]不同类型助剂及其协同作用对农药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吕和平,黄啟良,折冬梅,李凤敏,滑海涛. 2009

[14]分散剂及黄原胶对多菌灵悬浮剂流变性质的影响. 黄啟良,夏建波,陈丹,折冬梅,李凤敏,胡炜. 2008

[15]微射流-酶处理对罗非鱼皮胶原蛋白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影响. 李思佳,孙卫东,张业辉,刘磊,张友胜,阮奇珺,汪婧瑜. 2019

[16]三甲苯草酮与几种除草剂混用的协同作用测定. 吴仁海,孙慧慧,苏旺苍,徐洪乐,魏红梅,薛飞,鲁传涛,张玉聚,孙建伟. 2018

[17]枯草芽孢杆菌LF17与甲基硫菌灵协同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效果研究. 殷辉,周建波,吕红,秦楠,赵晓军. 2021

[18]杀蝗绿僵菌与植物源农药混用对亚洲小车蝗的杀虫效果. 高书晶,刘爱萍,徐林波,曹艺潇,柴岩红,特木儿. 2010

[19]污泥与稻秆共热解对生物炭中碳氮固定的协同作用. 王定美,王跃强,余震,刘静,周顺桂. 2015

[20]Helveticin-M与绿原酸复配对大肠杆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及其机制. 王虹懿,刘芳,孙芝兰,苏萌萌,诸永志,王道营,徐为民,彭景.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