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自交系雌雄穗开花间隔与产量及抗旱性的相关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艺煊

作者: 王艺煊;王瑞莲;李成;张春;王兆娟;康洪彪;杨毅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抗旱性;雌雄穗开花间隔;延长时间;产量

期刊名称: 作物研究

ISSN: 1001-5280

年卷期: 2020 年 34 卷 005 期

页码: 427-430,434

摘要: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作物,在受到干旱胁迫后产量会大幅降低.针对玉米自交系的雌雄穗开花间隔(ASI)与产量相关性以及自交系的ASI与ASI延长时间(Dct)是否可以作为判定玉米自交系抗旱性的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ASI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ASI、Dct与DI(抗旱指数)的线性方程拟合优度分别为0.48、0.83,可以作为评价玉米自交系抗旱性的参数,且Dct比ASI判断玉米自交系抗旱性更加有效.

分类号: S513.01

  • 相关文献

[1]水分亏缺对玉米籽粒形成的影响. 梁哲军,齐宏立,王玉香,董鹏,张冬梅,南雪琴,杨印斌,王华. 2012

[2]玉米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现状与进展. 降云峰,马宏斌,刘永忠,李万星,曹晋军,杜园园. 2012

[3]水分胁迫下玉米杂交种光合抗旱指数与抗旱性评价研究. 肖万欣,王延波,赵海岩,刘晶,常程,史磊,汪经宏. 2014

[4]283份玉米田间抗旱性鉴定与筛选. 唐怀君,谢小清,张磊,孙宝成,杨杰,刘成. 2023

[5]玉米品种抗旱性指标筛选的研究. 刘鹏,阮长春,任英,韩立军,藤文星. 2009

[6]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玉米杂交种产量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杨德光,沈秀瑛,赵天宏,孙守钧. 2002

[7]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和抗旱性的关系研究. 刘成,马兴林,石云素,宋燕春,王天宇,黎裕. 2007

[8]阜新地区玉米新品种引选及抗旱性评价. 侯志研,孙占祥,郑家明,冯良山,赵海岩,常程,郝楠. 2007

[9]玉米抗旱性鉴定方法与鉴定指标的研究与利用现状. 楼辰军,李胜,杨兆顺. 2015

[10]DCPTA诱导寒地春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旱理化特征的研究. 谢腾龙,孟瑶,顾万荣,罗顺,郝卫平,李晶,魏湜. 2015

[11]干旱对玉米自交系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 付芳婧,张卫星,赵致. 2008

[12]甘肃西部抗旱型玉米品种的综合评价及筛选. 张雪婷,杨文雄,柳娜,杨长刚,王世红,王新永. 2018

[13]不同玉米自交系萌发期抗旱性鉴定. 姚玉波,于莹,赵东升,郭永利,周菲,张树权. 2020

[14]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主栽玉米品种抗旱性比较. 梁烜赫,王雪,赵鑫,曹铁华. 2018

[15]基于昌7-2导入系发掘干旱胁迫下玉米产量相关QTL位点. 李晶晶,王利锋,马娟,曹言勇,王浩,王丽艳,贾腾蛟,董春林,李会勇. 2019

[16]萌发期和苗期玉米转海藻糖合酶基因的抗旱性研究. 董春林,张彦琴,杨丽莉,梁改梅,杨睿,常建忠,赵巧红,张明义. 2019

[17]提高玉米抗旱鉴定准确性的水旱交替种植模式分析. 唐怀君,谢小清,张磊,刘成,孙宝成. 2018

[18]隶属函数分析法对25份贵州玉米种质抗旱性评价研究. 翟新秘,秦利军,项阳,赵德刚. 2018

[19]玉米自交系生理指标与抗旱性及复水恢复能力的关系研究. 黄保,鲁晓民,周波,王延召. 2019

[20]基因枪转化法对抗旱基因导入玉米的研究. 李志亮,吴忠义,杨清,张希太,叶嘉,邢浩春,陈建中,黄丛林.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