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裴鹏刚
作者: 裴鹏刚;张均华;朱练峰;胡志华;金千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还田;氮肥施用;光合特性;氮素吸收;产量形成;水稻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15 年 29 卷 03 期
页码: 282-2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田间定位试验条件下,研究了4个秸秆还田量水平[0kg/hm2(S0)、4000kg/hm2(S4)、6000kg/hm2(S6)、8000kg/hm2(S8)]耦合4个施氮水平[0kg/hm2(N0)、90kg/hm2(N90)、180kg/hm2(N180)、270kg/hm2(N270)]对水稻茎蘖动态、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特征、氮素吸收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施氮条件下,秸秆还田明显抑制水稻生育前期茎蘖的发生和茎蘖高峰的形成,促进水稻后期的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提高剑叶光合速率,稻谷产量增加2.22%~4.44%。2)氮肥单施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茎蘖数和最高苗数显著增加,分蘖高峰提前7~14d;施氮显著增加水稻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吸收量和稻谷产量,明显延缓水稻生育后期剑叶光合速率的下降。3)同等施氮条件下,与S0相比,秸秆还田S4、S6处理促进水稻茎蘖发生,成熟期植株吸氮量显著增加,以S6处理增幅最大,平均增加36.58%,生育后期剑叶光合速率维持在较高水平;S8处理则对水稻茎蘖发生、光合作用和氮素吸收表现出负面影响。4)秸秆还田耦合施氮量显著影响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稻谷产量,与N0S0相比,两者配施水稻显著增产9.59%~23.51%,以N180S6处理产量最高,达10.56t/hm2。适宜的秸秆还田量耦合施氮量可促进水稻茎蘖发生和有效穗形成,增加氮素和光合同化物积累,从而增加稻谷产量。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硅基包膜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冯兆滨,冀建华,侯红乾,王萍,刘益仁,刘光荣,刘秀梅. 2016
[2]施氮对两优培九根系生长的影响及根系性状与氮素累积量的相关性. 张岳芳,王余龙,陈留根,董桂春,杨连新,黄建晔,陈培峰. 2007
[3]氮肥不同施用技术对直播水稻氮素吸收及其产量形成的影响. 倪竹如,陈俊伟,阮美颖. 2003
[4]氮肥配施秸秆对土壤原生生物群落的影响. 胡菏,李胜君,王蕊,吴宪,李玉洁,赵建宁,李刚,修伟明. 2023
[5]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水稻根际土酶活性的影响. 陈佩,罗佳琳,黄丽颖,王宁,于建光,薛利红. 2023
[6]东北冷凉地区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光合、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隋阳辉,高继平,刘彩虹,徐正进,王延波,赵海岩. 2018
[7]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寒地水稻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胡聪聪,李红宇,孙显龙,王童,赵海成,范名宇,张巩亮. 2025
[8]三熟制油菜秸秆还田条件下施氮量对早稻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肖小军,吕伟生,余跑兰,郑伟,李亚贞,胡磊,肖富良,张绍文,黄天宝,肖国滨. 2019
[9]氮肥运筹和秸秆还田对直播稻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赵锋,程建平,张国忠,徐得泽,吴建平,吴继洪,杨兆林,马焕新. 2011
[10]秸秆还田对小麦碳氮转运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传辉,杨四军,顾克军,顾东祥,石祖梁,张斯梅,常志州. 2013
[11]施石灰和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和氮素吸收的互作效应. 廖萍,刘磊,何宇轩,唐刚,张俊,曾勇军,吴自明,黄山. 2020
[12]秸秆还田下化肥减施对苏北地区水稻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晏军,王伟义,李斌,李亚芳,蒋润枝,沈明晨,王春云,崔必波. 2021
[13]玉米秸秆添加量对温室土壤氨挥发及辣椒氮素吸收的影响. 吴红艳,于淼,高晓梅. 2022
[14]长期秸秆还田下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郝永会,靳海洋,闫雅倩,李向东,郑飞,岳俊芹,张德奇,方保停,杨程,程红建,李春喜. 2024
[15]秸秆还田下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李本荣,文顺元,王伯仁,黄晶. 2010
[16]长期秸秆还田对典型潮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产量及氨挥发的影响. 江晗,王磊,卢艳丽,白由路,王洛斌,徐鹏娜. 2025
[17]适雨灌溉下氮肥运筹对水稻光合特性、氮素吸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晏军,吴启侠,朱建强,张露萍. 2019
[18]施氮量对不同粒色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及成熟期氮素分配和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王美,赵广才,石书兵,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范仲卿,郭明明,亓振. 2015
[19]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高日平,赵沛义,韩云飞,刘小月,高宇,杜二小,任永峰,李焕春,张鹏,梁广荣. 2020
[20]秸秆还田对滨海盐碱地棉苗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冯国艺,张谦,王树林,祁虹,杜海英,李智峰,梁青龙,林永增.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增氧灌溉下配施硝化抑制剂对水稻生长、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作者:陈书融;朱练峰;秦碧蓉;王婕;朱旭华;田文昊;朱春权;曹小闯;孔亚丽;张均华;金千瑜
关键词:水稻;增氧灌溉;硝化抑制剂;产量;氮素利用
-
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江西早籼-晚粳模式水稻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李大明;胡志华;胡丹丹;徐小林;宋惠洁;柳开楼;吴艳;吴成彧;余喜初
关键词:养分专家推荐施肥;早籼晚粳;早籼晚籼;养分吸收
-
播期提前下配施芸苔素内酯对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徐青山;颜玉莲;王航风;迟春欣;孔亚丽;朱练峰;张均华;朱春权
关键词:早稻;播期;芸苔素内酯;生长发育;产量
-
解磷细菌解磷机制研究进展及其在水稻上的应用
作者:潘林;弥春霞;徐青山;魏倩倩;孔亚丽;朱练峰;田文昊;朱春权;张均华
关键词:水稻;磷;解磷细菌;解磷机制
-
根际饱和溶解氧对水稻分蘖期光合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作者:胡继杰;胡志华;张均华;曹小闯;金千瑜;章志远;朱练峰
关键词:水稻;根际氧;荧光参数;光响应曲线;光系统Ⅱ;叶绿素;分蘖期
-
江苏省1982-2023年审定水稻品种分析
作者:王勋;朱练峰;张连胜;汪玉军;闵佳鑫;鄂志国
关键词:水稻;审定品种;江苏
-
不同磷肥用量下红壤区早稻季产量与田面水磷素动态变化
作者:宋惠洁;吴艳;胡丹丹;胡志华;柳开楼;徐小林;张九兰
关键词:不同磷肥用量;早稻;田面水磷素浓度变化;田面水磷素含量变化;产量